不纠结于矛盾本身,换个视角看产生矛盾的那个人

文图 / 左叔

我们评判真知与伪学说之间的界限常常是主观的,标准也常常是一线之隔。当我在书中读到“九型人格图”,知道各种类型之间的人格在互相转换的情况时,我第一时间联想到的就是“星座学”理论当中的“上升星座”、“太阳星座”、“月亮星座”那一整套的说辞。这种感觉,就跟见到一个过度包装的原生态农产品的感觉是一样的。当一套理论需要靠另一套修正系统才能将自己立场观点说得站住脚了,一开始的合理性就比较容易受到质疑。

说实话,读美国心理学者海伦•帕尔默的《九型人格:职场高品质沟通的艺术》一书,我一开始其实是带着批判视角的,总想在阅读过程之中找到某种破绽或者不可信的漏洞,可是整个阅读过程,我总是不自觉地将自己现实生活中的表现,收集处理信息的习惯模式以及心理活动的基本机制拿来与书中所称的九种类型的人格进行对照。从一开始每种人格中都有自己的影子,边界模糊不知所归,到最后坚定自己更接近于九型人格的2号人格给予者,这个体验过程本身是一次应用理论加强自我认知实践的过程。

世间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大概也没有完全相似的两个人。我一直以来都坚持人格独特性的认知,九型人格的基底其实也是建立在独特性基础上的类型相似性,这套理论区分人格类型的是从每个人收集、处理信息异同着手的。人本身的智慧机能就是收集处理反馈各类信息,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方式觉得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感知程度。感知程度的深浅以及转化的力度,决定每个人视角的差异和认知上的偏失。很多时候不是我们没有同理心,而是我们根本没有办法看到别人眼中更为广阔的视界,也就不可能有所谓的感同身受。

这本书紧扣着职场上的沟通交流等日常生活常见的事情来写的,但因为是译作的关系,所举的事例、情境可能离我们生活比较远,代入感会稍微弱一些,但基本上能够罗列出现代职场中比较常见的沟通困惑。我觉得这套理论最具现实的意义,让我们在现实职场摩擦之中,在思考解决方案的之际,除了关注摩擦这件事情本身之外,还可以借助认识到每个人信息处理模式的差异,获得某种理解对方的可能,找到破解症结的技巧,不至于陷在各自的盲区中摸索。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也碰到了现实职场生活中一次艰难的“谈判”。负向信息的收集过多,至内心情绪逼近爆发的顶点,再到自己运用残存的一点理智努力压抑下来即将失控的情绪,利用多年生活积累下的调整手段让自己开始厘清自己的核心诉求、相应的理由以及可能实现的理想结果、不能触碰的底线等等。在这过程中,已经泛化的情绪开始慢慢收拢成诉求的表达,这过程其实是极度艰难,也是特别煎熬的。可是真得到了具体问题的实施阶段,书中看到的内容基本上是不起作用的,我仍然是被情绪主导着往前走,虽然设想的情况一一被猜中,自己的阵脚没有错乱,但情绪上还是不够稳定,表达有失序的地方。这大概也是很多人在吵完架之后都会后悔自己没有发挥好的类似情形吧。

世间最难的事情不是认清对面的人,更难的是认清自己。比认清自己再难一些的,是如何明知道自己已经固化僵化的心理模式,如何再通过各种调整的方式方法让它能够有所松动,不被情绪起伏牵制,在历遍心理波折中找到某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