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精神生活:你是如何确定地知道你所知道的是确定的?

彼德·渥雷本 动物的精神生活
[德] 彼得·渥雷本 著 / 湘雪 译 / 动物的精神生活 / 译林出版社 / 字里行间 / 试读购买

文图 / 左叔

这几年陆陆续续读了德国护林员出身的自然主义作家彼得·渥雷本的一些书籍,也打开了自己关于自然环境的一些认知的边界,尤其是那些一直以来极容易被我们忽视的、不常出现的我们生活周遭的动植物。

这些我们以为无情、无感、无知的动植物,甚至包括菌丝、土壤、季风、雨水、潮汐、引力等等,都是我们这个世界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万物有灵”是我读他的作品最为直接的感受。

虽然对彼得·渥雷本有所了解,但这本《动物的精神生活》还是能够给到我一些新鲜的、不同以往的视角。在我的认知里面,作为人类,我们对自己的精神生活的探索还处在“极为有限”的阶段,而这本书探讨的动物的精神生活则更为“边缘”和“前沿”了。

在很多课题研究还没有定论的情况下,彼得·渥雷本运用了自己身为护林员,与动植物长期打交道的的经验,来补足了现如今受限于种种外界因素还不曾经过深入研究而得出的结果。作为一个读者,我在阅读的过程之中,也在努力在回想自己人生经验之中,非常有限的与家养动物之间相处的经验。

我觉得大部分人应该能够接受动物其实是有自己的精神生活的,因为我们都曾从宠物猫狗的肢体语言或者叫唤声中,感受到它们的小脑袋瓜里想要表达的想法,但很多人同样也会认为它们的精神生活相对“原始”,多半都是基于生存的“本能”,与人类所拥有的“智慧”还有很远的距离。

彼得·渥雷本认为,这其中可能既有相关课题研究尚且没有深入的关系,同时也存在着人类要以这些拥有“智慧”的生物为食物,残忍地杀害它们,将它们搬上餐桌的“道德负罪感”羁绊。他举了一个特别典型的动物:猪。在自然环境中,它们过着群体生活、有情感交流、讲卫生、爱干净,还挺聪明的生物,一直被人类赋予“懒馋痴肥”的标签。

当然,有一些视角给了我一些启发。各种不同类型的动物,所看到的这个世界其实是不一样的。比如鸽子在白天能够看到偏振光,所以它能找到家的方向;比如狗眼睛的晶体比人类视神经纤维要少,6米开外距离的东西更容易看清楚一些;再比如那些拥有复眼、高速飞行的生物,对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的观感,必定是与我们人类不同的。

彼得·渥雷本说,“每当我想到每一种生物眼里的世界都是不同的,对世界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这就意味着有着成千上万的不同世界存在,这个想法总是让我觉得非常吸引力。其中的很多世界也正期待着我们去发现”。由此 ,我想到,其实不同的时代,人们眼中的世界也都是不尽相同的,即使在同一个时代中,也会因为个体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眼界”。

为了适合生存环境,进化让我们的视力可以将地球的空气等某些物质视为“透明”的。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们人类在星际探索过程中,发现的那些厚重云层笼罩着的、看起来毫无生机的行星上,其实也有和我们一样,进化出能将这些被我们“看不穿”物质视为“透明”的生物,而且这些生物并不是以我们“地球标准”而存在的。

这样一想,是不是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写到这里,忽然就想起那句挺绕人的话:你是如何确定地知道你所知道的是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