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 左叔
我很少读传记,我也很少读历史。不对,我要更正一下,我也是最近几年才开始读历史的,比如《万历十五年》之类的,比较有趣味一些的,但我真的是极少极少读传记。
我总觉得,很多我们自己觉得惊涛骇浪的事情,可能在别人眼中是“无感的”。这样的想法会时刻提醒自己在表达的时候要克制些。况且,我通常也能在一些散文里体验到某位创作者的独特体验,如果通篇都是一个人的“丰功伟绩”或者“苦难辉煌”,我会担心我有点撑不住。
所以当《约翰·托兰自传:我眼中动荡的20世纪》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总在担心我会读不下去,我会中途放弃。本身,我对20世纪的那几场战争的来龙去脉是不太感兴趣的,我甚至在读这本书之前不知道这位作者是谁,写过什么。
今年的高考江苏卷的作文题引发我身边很多人的讨论,它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大数据时代的“信息茧房”,我们一直被自己的兴趣点引导着往前,形成一个越来越偏狭的视野,最终将自己困在其中。
我觉得读书也有这个问题,如果你一直只读自己有兴趣的类向,并不会有利于拓展自己的视野,当然“钻研”深度在这个世代也有它可取的价值。量的积累,确实会引发质变,可是有时候也需要“抽离”一下,获得“鸟瞰”它的思维高度。
这本书阅读的时长对我而言也是“漫长”的,从2020年的6月27日开始读,一直至7月8日才读完。洋洋洒洒摘抄了25页的笔记,其中无数次被个人知识体系外的“盲点”给打断,需要停下来依靠搜索引擎来“修补”它们。
虽说是约翰·托兰的传记,但除了他的个人成长之外,还有与他作品相关的内容。所以这本书基本上就两大块,一块是从童年开始到大萧条时期扒着火车到处流浪完成学习的青年,是一个人的“奋斗史”;另一块就是令其功成名就、致其陷入争议的几部作品的创作背景,是一个人的“创作谈”。
读完这些给我一个非常强烈的感觉,约翰·托兰的人生轨迹中,有“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外,他致力成为一名编剧或者小说家,最后却走到了写战争传记的路上。
但细细理过这些意外之间的因素,你会发现最终的成果,其实是有很多前因一步步推导过来的。我在四十岁左右的时候,也常有这样的感觉。有些工作邀约来的时候,你会发现此前做过的一些当时觉得没有什么意义、没有什么价值的事情,忽然便有了它的价值和意义,仿佛冥冥之中有什么力量将你推到一些事情的面前。
还有就是在约翰·托兰的创作生涯之中,总有一些关键性的人物出场,比如孩童时代与他父辈有往来直接影响他人生志向的编剧波特·布朗,第一次找他写战争调查作品军中要员成就了他“一炮而红”的作品以及今后的创作方向,还有他的第二任太太日本人寿子让他有机会完成一部超越国界视野的作品等等。
人与人之间的交集因为太玄妙,我们会将它称之为缘分,可是这些缘分放在约翰·托兰的人生中来看,其实也都是有因果连缀的,因为自己做了什么,才有与人的交集,主要推动的动因仍旧是他自己不曾放弃过的执念,但是我不得不说,他特别善于在这些交集之中,找到自己人生新的座标、新的方向。
很多眼下正在经历的人事物,它们的价值和意义不在眼前,而在漫漫人生路上遥远的某一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