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能力或许容易些,但养成秉性却难上很多

我欣赏那种“我先看看听听再发言”的态度,那些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的人,这样的人确实不多。——刘瑜 文 / 左叔 看到今天的日签之后,我就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我们在很多事情面前,会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执拗地坚持自己顽固的第一判断。我们如此 ...
我欣赏那种“我先看看听听再发言”的态度,那些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的人,这样的人确实不多。——刘瑜 文 / 左叔 看到今天的日签之后,我就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我们在很多事情面前,会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执拗地坚持自己顽固的第一判断。我们如此 ...
当她枕着我安然入睡时,院子里的电锯声已经停歇下来,只听得见窗外鸫鸟在歌唱,厨房里的那些东西斑驳陆离,或明或暗,全都笼罩在一片暮色之中,我也沉浸在一片无边的幸福里头。—— 本哈德·施林克 《6 点 27 分的朗读者》 文 / 左叔 工作日,晚 ...
文 / 左叔 晴日黄昏,遛狗的时候会去离家一公里左右的河湾处散会儿步。如果不赶时间回去处理一些案头上的工作以及生活里的琐碎,往往会望着远处夕阳和近处流波,驻足很久。 这是一天之中,内心最为平静的时分,仿佛被什么东西温柔地包裹着,轻柔地抚慰着 ...
文 / 左叔 人生若没有波折,也不会有伟大的才情。“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便是工。”看看李白的放浪形骸却不得志,看看杜甫的颠沛流离却有坚持,便能理解人生的波折从某个角度来看其实是对创作的成全。 与过往时代里百年或者十年才有巨大的变化相比, ...
生活里大部分的事情你都能猜到结果,人生无非是一意孤行的失败和妥协后的成功。 —— 独木舟 文 / 左叔 猜不出现行的历法在当初,为何要将二月“设计”得如此短。难道就是要让在一年开始之初,给世人一个明确的警醒:时光匆匆!再不赶紧做事情,这个月 ...
文 / 左叔 最近一两年,我一直处在一种类似于“打短工”的状态下,常常会以两三个月为一期的时间跨度,从原先的工作节奏中抽离出去,参加一些“短期项目”,出入各式各样的团队,面对各式各样的任务。 前前后后,有五六次吧。我总结一下自己的感受,但凡 ...
文 / 左叔 入冬之后,便会有一些赖床。第一遍醒来,常常还是原先的时间点,天光还没有大亮,四下里还是影影绰绰的暗,鼻尖是清晨冷冷的空气,于是再翻一个身眯一会儿。 孩子放假,不必早出门,但其实也睡不着。眼睛虽然闭着,但接下来一天之中要完成的各 ...
承认自己的脆弱并不丢人,会有意想不到的东西从脆弱的地方生长出来。 —— 伍绮诗 文 / 左叔 今年夏天晴热少雨,对于家里的一些植物来说着实是难熬。对湿度有比较明确要求的竹竽类植物,纵使天天盯着温湿度计也无力回天。不浇水,湿度难以保证;浇多了 ...
生活最佳状态是冷冷清清地风风火火。就此快快乐乐地苦度光阴。—— 木心 《云雀叫了一整天》 文 / 左叔 夏天的一个周末,坐公交去城中的超市,找10元的“快剪”店理发。人到中年,三千烦恼丝“出走”了不少之后,留不得一丁点儿长度,所以一个月至少 ...
文 / 左叔 换了一个工作地点上班,每天下班那个点出门,便会跟城市潮汐拥堵挤在一道,尝试换了几条不一样的线路,但其实都无法绕过最拥堵的那段。 平时8分钟左右的车程,生生开了20分钟也到不了家。若是遇上雨天,困在粥一样的交通状况中,心底更是燃 ...
文 / 左叔 去年,我先后读了海峡彼岸“家庭教师”吴晓乐的“故事集”《你的孩子不是你孩子》以及学者李强撰写的“专著”《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算是进一步拓展了自己对社会结构以及教育本质的认识。 相较对于其他“社会性动物”,人类的“社会化”的过程 ...
言语究竟没有用。久久的握着手,就是较妥贴的安慰,因为会说话的人很少,真正有话说的人还要少。 ——张爱玲 《金锁记》 文 / 左叔 去图书馆听了两天的朗诵艺术培训课,讲的都是跟“吃开口饭”相关的事情。有理论,有实践,讲得挺好的。 对于从基层出 ...
生活越是空白,就越容易被那些离开的人占据。 —— 米亚·科托 文 / 左叔 脱口秀女演员杨笠曾经拿影视作品里面的经典桥段开过玩笑。 她说,好像剧里面的每个“大女主”走上人生巅峰都是曾经遭遇过“垃圾”,失恋分手过得越惨,“原地复活”就会越快。 ...
- 情绪都需要出口,如果郁积得太深,极容易将人淹没。 当短时间内某地自杀问题频发时,我们既要看具体的个案有没有应激障碍、有没有长期病史、有没有社会支撑、有没有渲泄渠道等等,同时也要关注后续的“模仿效应”,尽可能地做一些“亡羊补牢”的动作。 ...
文 / 左叔 因为很多想法都是“此一时,彼一时”的,所以,人注定了是一个会经常自己打脸的生物。到了某个阶段,生活的阅历会让人有一个顿悟式的层次提升,人会突然发现自己的“年少荒唐”,从而开始“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我们美化了这个过程,将它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