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有人已进阶到“卷松弛”的新高度了

过度的期待和要求是一剂毒药。连你自己也会因为得不到回应而筋疲力尽,最后因疲惫而放弃,从此不依靠任何人,孤身奋战。
——三浦紫苑

文图 / 左叔

在脱口秀演员的表达中,新学到一个词汇叫“卷松弛”。这个词的字面意思不是在众人面前表演“勤奋向上”,而是在刻意经营一种“不以为意”“并不在乎”的松弛感。

等到脱口秀演员张骏几番演绎和解释之后,才忽然在点评嘉宾鲁豫的口中听到了那只游在湖面上的天鹅,表面的“悠哉游哉”更容易被人看见,在无人注意的水下“那双一直不曾停过的掌蹼”却没人在意过。

类似的话,若干年前我也曾写过,只不过我没用上形象更为优雅、更容易形成落差感的天鹅,而是用了最先探知到“春江水暖”的鸭子。可能鸭子本身就不够“松弛”吧,在春江里随波逐流,“讨生活”的意味更重一些。

人口基数大,再多的资源一摊开平均就又成了“捉襟见肘”,东亚社会的底层文化里面那些积极向上的内驱力,本质就是一种变了形的生存焦虑,然后实现阶层跃升的各路偶像身上不断被镀金加持之后,再附会上传说演绎的色彩,折射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各个赛道能够脱颖而出的,终归只是凤毛麟角,更多的是如你我一般的芸芸众生。卷又卷不过,躺又不躺不平,只能以练仰卧起坐的方式表演“活人微死”。

内心其实是非常矛盾的。还没有开卷,内心里面已经有个小人在扯袖子;还没有开始躺平,那个小人又扬起了小鞭子。卷起来,对不起自己的天资平平;躺下去,过不了长久以来接受的种种规训。

人对自己未来免不了会有期待,若是没有,日子再如何富足,目光所及之处也是没有色彩的。可能也正是因为人人都对那份“松弛”有所期待,所以才会在有意无意之间将“心之所向”变成“日之所常”。

即便“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讲”,可能未必会有一方“施展拳脚”的舞台,还要日日应付鸡毛蒜皮之事、蝇营狗苟之人。某种刻意的扮演,也是内心渴求的投射吧。他人千辛万苦才能做成的事情,自己不过是动动手指。这种刻意营造的轻松感,底色终究还是卷到飞起的负重前行。

比如半小时内甩出一篇千字文,再比如下周五要交的方案这周一就能送审。此等仿佛不为Deadline所困的“卷松弛”因何而成?难道不是二十余载日积月累的思考复盘,不是即便没有机会表达书写,还要换到互联网上,去日复一日的磨笔试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