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一个人在放弃给别人留好印象的负担之后,原来心里会如此踏实。一个人不必再讨人欢喜,就可以像我此刻这样,停止受累。
—— 严歌苓 《无出路咖啡馆》
文 / 左叔
昨天下午,在别家机构的临时项目组里工作,碰到了一位来拜访到此地履新领导的前同事。再加上同一项目组的同事与他也熟识,所以大家就在“略微尴尬”的氛围里坐定,闲扯了几句“前因后果”“来来往往”。
旧事浮沉,即便重新提起,也已经是“无关痛痒”了。当初决断时的犹豫、踌蹰的艰难状态,如今回首已经是云淡风清。反倒是在这五六年的经历里,衬出了当时职场环境里的“温良”。即便是有竞争,也都是“上三路”的。
勉强也算是一个“眼睛从来都是朝前看”的人吧。离开原先谋差的机构,鲜少再与前同事们有什么交集。聚会、约饭这样的场合,能省则省、能免则免,即便有什么交流,大多数也局限在此前关系就相对密切的那几位中。
揣度不出最初想拒绝时下意识的考量,极有可能还是视这样的交集对于当时我来说,是一种“损耗”或“负担”吧。
当然,在这五六年里,自己也依靠其他平台,拓展了人际交往的范围,多了一些有效的社会支撑。所以跟过往“切割”的动作,做得相对更加“明显”了一些。
有了“新欢”,“旧爱”早早地抛在脑后,在职场里“交朋友”这件事情上,也算是个十足的“渣男”了。说好“情同手足”的缘分,到头来也是“说散就散”的结局。
当然,再也不可能遇到“同吃同住”那般的“亲密关系”了。那种为了解决某一个共同的难题而结下的“战斗情谊”,那种为了实现某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形成的“彼此砥砺”。
多的是那种浮于表面,不露心迹的“泛泛”。或者是因为某个兴趣爱好而聚集,承担了某一个方面的功能,并不会走得过近、过深、过密,停留在某个特定的层面。
有一种强烈的个人感受,人到中年之后,在交朋友这件事情上,鲜少再有当年的“赤子心”了,小心翼翼、百般周全,反而是多了一些“生人勿近”时的“理直气壮”。
我猜想一方面是内在的那个自我更为强大了,认清了人生中必有的“孤独本质”,凡事到了最后一步,终究还是需要自己独自面对;另一方面是对于余下的人生少了一份挥霍的心态,总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多一些价值和意义,而不是在诸多无效的交集之中,浪费掉本就不多的余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