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的不一样,在于携带着怎样的过往

人能四处走走,遇见形形色色的人、事、物,总比闷在家里要好。 别老是借口夏天热、冬天冷,多到外面看看去。或许会遇上许许多多新的、旧的回忆。—— 岛田洋七 文 / 左叔 人和人的不一样,不在现在,也不在未来,而在携带着怎样的过往。而过往从何而来 ...
人能四处走走,遇见形形色色的人、事、物,总比闷在家里要好。 别老是借口夏天热、冬天冷,多到外面看看去。或许会遇上许许多多新的、旧的回忆。—— 岛田洋七 文 / 左叔 人和人的不一样,不在现在,也不在未来,而在携带着怎样的过往。而过往从何而来 ...
文 / 左叔 最近,“社恐”“社死”这几个字眼突然就有点“热”起来。一时间,好像大家都有与人交流的“心理障碍”。 “社交恐惧”其实有非常严苛的判定标准,但我们在日常使用这个词汇时已经将它泛化了。因此由它所衍生出来的“社会性死亡”,更像是一个 ...
文 / 左叔 这一年,着实让我体会到人生艰难。先是跟大家一起的错愕、惊叹、惶恐,尔后是疲于奔命式的应付,赶工作进度,仿佛一刻都不能停息,再后来就是自家的私事,生活中无法将自己劈开几瓣,每件事情都照顾好的窘境,到了岁末,还要转过身面对人生中的 ...
唯一真实的乐园是我们已经失去的乐园,唯一有吸引力的世界是我们尚未踏入的世界。 —— 普鲁斯特 《追忆逝水年华》 文 / 左叔 昨天下午喝了一杯奶茶,晚上自然是没有办法睡觉的。索性踏踏实实地将这些“多出来的时间”用码字、追番等事情排满。欠别人 ...
希望有一天,可以仅仅为了「我喜欢」这三个字去做事。—— 夏遇 文 / 左叔 电视剧《我在他乡挺好的》近来播到了大结局,相比于另一部同样也是反映北京生活的“悬浮剧”《北辙南辕》,这部剧显然要“接地气”许多。当然,这也并不代表《北辙南辕》就不够 ...
文 / 左叔 换了一个工作地点上班,每天下班那个点出门,便会跟城市潮汐拥堵挤在一道,尝试换了几条不一样的线路,但其实都无法绕过最拥堵的那段。 平时8分钟左右的车程,生生开了20分钟也到不了家。若是遇上雨天,困在粥一样的交通状况中,心底更是燃 ...
文 / 左叔 一般人,应该比较少有机会为“盛名所累”,至多在读书时被老师们夸讲几句发朵小红花,步入社会后被前辈拍拍肩膀喊喊加油而已。 如果一路走来,你常常活在“夸夸群”里面,甚至到了明明“无处可赞”,依旧还是被夸上几句的地步,这倒是蛮需要警 ...
什么是成熟?喜欢的东西依旧喜欢,但可以不拥有;害怕的东西依旧害怕,但可以去面对。 —— 张德芬 文 / 左叔 关于“喜欢的但却不必拥有”这件事情,很多人是在处理感情问题时学会了“自洽”的。毕竟那是两个人“双向奔赴”的事情,如果换成一个人追一 ...
不要试图提前去看美好的部分。不要试图提前去看结局。坚持留在当下,即使当下并不太好。还有,要考虑到你已经走了多远。—— 蕾秋·乔伊斯 文 / 左叔 今天是阅读节,阅读差不多一年才有这么一天的“上榜”机会。不过,阅读太难了,印象中连着两年的阅读 ...
不知道你周遭有没有这样的朋友,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那种。我有!还不止一位。 我有位女同学,娘家的家境虽不是富贵之家,但也算殷实。一条小街上有几间铺面,还开了一间请了十来个工人的小厂。那几年顺风顺水,粗估估全家年收入怎么也是百万开头的。 ...
有人容忍了伤害,并尽量让伤害度降到最低;有人花费毕生精力帮助其他受到伤害的人;而还有一些人,他们最关心的是不让自己将来再受到伤害,不管那会付出怎样的代价。而这些就是那些冷酷无情、需要小心应对的人。—— 朱利安·巴恩斯 《终结的感觉》 文 / ...
是啊,趁我们还年轻,赶紧把能唱的歌都唱了,把能走的路都走了,把能看的世界都看在眼里,把能挥霍的生命都换成记忆。既然世事如洪流,谁都看不清方向,再怎么挣扎也不过是随波逐流,那就不如索性做自己认定的。 —— 倪湛舸 《夏与西伯利亚》 文图 / ...
文 / 左叔 无论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还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都挺不容易的。 因为总有像我这样的叔叔,在半道中跳出来,跟你说“这这这要如何如何、那那那要怎样怎样”,一副要拯救你于水火的样子。全然不顾,有些饭要自己吃, ...
悲观主义不是情绪,是你对世界的基本态度和认知,我不是一个死气沉沉、郁郁寡欢的人,我是一个乐呵呵的悲观主义者。—— 廖一梅 《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 文 / 左叔 女儿的期中考试,语文和数学算是考砸了吧,虽然平时测验常有闪失,但“正而八经”的考 ...
生活越是空白,就越容易被那些离开的人占据。 —— 米亚·科托 文 / 左叔 脱口秀女演员杨笠曾经拿影视作品里面的经典桥段开过玩笑。 她说,好像剧里面的每个“大女主”走上人生巅峰都是曾经遭遇过“垃圾”,失恋分手过得越惨,“原地复活”就会越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