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就不弄,要弄总归要弄弄像的

文图 / 左叔

年轻人都说“ddl(deadline)是生产力”,仿佛是个一夜之间新造出来的梗。作为经历过纸媒时代,曾经写过“杂志专栏”的人,自然会觉得这个梗,其实并不新鲜。

不像如今的网络媒体,多一条少一条关系不大、长一点短一点也没有什么可怕,早一秒迟一秒也并非什么特别要紧的事情。

“截稿日期”,在纸媒时代,比这个恐怖多了。毕竟交不出稿来,哪怕是交不出约定好字数的稿来,就有“开天窗”的可能性。当然,编辑也不想给自己的职业生涯留下污点,一定会有备选方案,但不到万不得已,也是不会轻易就拿出来用的。

但凡经过类似“锤炼”的码字人,一定是有办法将自己磨砺成,随时随地都可以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输出”的状态之中。没办法,在将自己逼疯和将编辑逼疯之间,还是得坚定地选择了前者。

码字这件事,最最要紧的关键处,还是方向不能偏。与其后面花下巨大的时间精力成本,去一遍一遍地改,不如将事前沟通做到位,主旨方向统一了、受众对象明确了,文笔风格敲定了,再去下笔,必定要少走很多弯路。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磨刀不误砍柴功”吧。

除了认知上的问题,还有能力上的问题。“心有余,力不足”就非常典型,知道对方要的是什么,也知道自己能给出来的是什么,但就是没有办法组织好文字、表达出要义。写了又写,改了又改,总是绕着关键点在“打转”,没有办法直击“红心”。

对于文字的熟练驾驭这件事情,“语感”可能有天赋的成分,但后天的不断锤炼,在我看来更为关键一些。很多事情都是同一个道理,没有人天生就会,不断地试错、不断地复盘、不断的改进,最终变成了自己的一项技能。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用进废退”的问题。“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只有日日码字,那字才更为精准地贴合你的想法,变得“得心应手”些。

还有一些人的问题,也不是方向偏了、表达不够精准,而在抵达到某个层次之后,就一直卡在那里,写来写去、翻来覆去,就一直是那几句,无论是外在形式,还是内在核心观点,都无法给出更多的、有价值的内容。

这个问题破解起来,也没有什么办法。就是先贤们说过的“功夫在诗外”。去生活,去思考,去解决现实的问题,去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去提高逻辑思辨的能力,去跟有探讨意识的朋友多多交流,去读读书,去听听过来的想法,去看看年轻人的创新,将已经固化的那个自己打开,让新鲜的东西涌进来,自然也就有可以再细说细说的主题和内容。

身边很多人对码字这件事情是有敬畏心的,但多半的敬畏心是停留在“最好不要去碰”的想法上,然而现实之中,尤其是在很多“公对公”的职场环境里,又不可能完全甩脱这件事情,于是在拉扯之中,就成就了一种近乎“半推半就”的状态。

硬叫我弄嘛,我也是能弄的,但硬弄嘛也就是象征性的弄弄而已。站在自己的话语体系里,看不清受众是谁,宁可后面走弯路,也不愿下笔前先沟通,稿子被改得面目全非时,也不愿意去复盘思考一下为什么原先的那一句要改成如今的样子。

这些都是难以提升的关键所在。当然,更为可惜的一件事情,就是在一个“你好我好”全是彩虹屁的环境里,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得罪别人,只要不出错就行,至于能不能出彩,随它去吧,何必认真。

可能在此之中能够有收获的那些人,多半是认定了“要不就不弄,要弄总归要弄弄像的”。

至于,谁走在歧路上,谁蹉跎了时光,答案各人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