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品质的云泥之别,在于有没有将日子过好的一颗心

终此一生,只有两种办法: 要么梦见生活, 要么落实生活。
—— 勒内·夏尔

文 / 左叔

不知道怎么搞的,“精致”这两个字,原来在我的印象里面是一个褒义词,最近这一两年,突然就“中性”起来了。不明不白地跟矫情、造作,还有超前消费沾了边。

比如前几季《奇葩说》当中的辩题“精致穷”。说的就是某一类人,为了追求与自己收入不想匹配的生活品质,超前消费或者没有积累,结果导致入不敷出,或者需要在刀刃上花钱的时候捉襟见肘。

这个辩题,我觉得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这几年,我们的消费习惯和基本社情确实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居民储蓄大国”变成了人人都有“白条花呗信用贷”状况。

发生这样的转变,是从两个老太太的故事流传起来开始的。一位是中国的,另一位是大洋彼岸的。两位老太太都辛辛苦苦一辈子。中国老太太临死的时候终于住上了自己买的房,而大洋彼岸的临死的时候终于还清了房贷。都是要辛辛苦苦一辈子的穷日子,看看人家,再看看自己,中国人忽然就明白了什么。

我觉得中国人的俗语里,都藏着“话糙理不糙”的大智慧。比如这一句,“虱多不痒,债多不愁”。跟动辄百万的房贷比起来,买件衣服、买个包、买辆车那就都是小钱了,更何况有些钱花起来总是不知不觉的。

网购是方便,手机戳一戳便付掉了,一点“剁手”的感觉都没有,只有月底看到“花呗白条”里面的数字才有“肉疼”的感觉。从前要买点东西,还是要梳洗打扮、换身行头,郑重地去趟商场、左挑右选、货比三家、从口袋里面掏出钱,点了又点交给对方手里,“真金白银”地从手上出去,“花费”的感觉相对比较真切一些,因为真切,所以克制。

将精致和消费联系在一起,细想想确实也有一些道理,无钱无闲似乎也精致不起来,可是完全划上等号,似乎又有一些不妥。因为总归有一些生活中的精致,并非完全需要钱来堆砌。解决了衣食温饱之忧后,人终归有一些精神方面的追求,清风明月不要钱,自在闲适不要钱,但却因为不易得,而让生活在此等情境中的人显得特别精致。

要么梦见生活,要么落实生活。我觉得生活的云泥之别,在于有没有将日子过好的心。即便有钱,住在堆满来不及拆的快递盒的大房子里未必就是精致,能把一日三餐弄弄好,将四时节令过太平,有点不那么费钱也不那么伤身的情趣爱好,我觉得就是挺精致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