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义忠-失落的优雅:为每一次快门的咔嚓配一段旁白
能够有幸读到阮义忠先生的这一本《失落的优雅》应该是我人生之中值得庆幸的事情,在图书出版物万千的当下,面对众多选择,为了节约时间精力成本,我们不可避免地加入“外貌协会”。我们通常会选择“自己会说故事”的封面,而阮先生的这本书便是这样的。 《失 ...
能够有幸读到阮义忠先生的这一本《失落的优雅》应该是我人生之中值得庆幸的事情,在图书出版物万千的当下,面对众多选择,为了节约时间精力成本,我们不可避免地加入“外貌协会”。我们通常会选择“自己会说故事”的封面,而阮先生的这本书便是这样的。 《失 ...
爱上文字,影响最大的应数纳兰容若、三毛、张爱玲等几位,张爱玲的《金锁记》、《倾城之恋》、《半生缘》……,都曾细细研读,动情于白流苏和范柳原的平凡与不凡、感叹过曹七巧的心灵变迁,但似乎更偏爱《红玫瑰与白玫瑰》的曲折、冲突和无耐。 娶了红玫瑰, ...
在我的印象中,广播节目的语境和氛围是有地域之分的。以为北京为代表的北方为传统一些,字正腔圆不必说,节目的制播流程也都是一板一眼的,一档节目的撰稿编审机制完备,作为主持人可以操作的空间并不大;而南方一点的电台,无论是节目的形式还是整体的风格和 ...
在豆瓣关注MOON工作室的ID似乎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至少五六年吧,但是一直没有看过金浩森,或者一直没有留意过哪一张脸是金浩森,等到出书的消息在豆瓣广播里面闪过的时候,我才看到这张脸似曾相识。后来图书馆有点书活动的时候,我有幸第一时间以新书的 ...
纵观古今中外,南京和别的城市太不一样了。与上海香港这样的新兴城市显然不同,南京是那样古老,古老到走在南京的大街上就像“逛古董铺子”;南京又与那些古都也不一样。一提到北京就会令人觉得皇气森然,一提到西安便能遥想中古。只有南京,虽然也是历经孙吴 ...
我没有看过大冰的节目,也不知道他是谁,甚至在想读这本书之前,连这个名字也不曾听人提起过。 接触读书会那一票同好之后,一直有人在推荐书单里面提到这一本书,我想不如读读看吧。可是等我拿到书的时候,看到封面右下角,作者那一大堆“抬头”的时候,心又 ...
没有成家之前,每年会有30天的探亲假,通常会拿出一半来去旅行。受限于职业身份,没有办法出国,入职的十余年间,只是粗略地沿着国境海岸线跑了一圈,谈不上有什么旅行的经验,只是在自己生活的地方呆久了,换一个地方让自己放空。人在一个环境里面呆久了, ...
一本书要能打动人,一定是字里行间动了真情的。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我们每天都会收到各种无用的甚至是垃圾信息,这些信息充斥着我们的脑海,平添我们的烦躁。 幸好,还有些人坚持做一块温润的石头,发出微小却闪耀的光芒。因为坚持,文字就有了温度,岁月 ...
收到鹿满川的书已有多日,这多日怕是这个世纪里也是少见的,先是不停的雨,然后是雪,再然后是冰冻,仿佛世界也被封藏起来。所有的人都包裹得像一样粽子,怕一不小心,就被人掀了外衣去,露出雪白的胴体。而心情也似那垂下头来的树枝,无精打采的。这样的日子 ...
虽然我不是第一次读建筑类的书籍,但来自台湾作者胡湘玲的作品《我家房子160岁:住在德国童话屋》还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的类型,我不知道如何去分类这样的书籍,如果说它是工具书,其中的确有一些图纸和工艺方法的介绍,但如果单纯只当它是工具书,似乎又有一 ...
林青霞的上一本书《窗里窗外》也是借阅形式,只是在公共图书馆的借阅系统里等了近一年,拿到手里书已翻至脱线,好在文字还在,文字里的谦卑和敬畏还在,一个卸落一身华丽的女明星的底色还在。这一本《云去去来》也是碰巧赶上公共图书馆年初的首场“点读”活动 ...
公共图书馆元旦搞“点读活动”,邀来本城的书店经营者在图书馆的大厅里摆上新书设摊,借阅者可以凭借阅证或者市民卡去摊头上挑自己的心头好,图书馆负责即刻编码入库,再让借阅者拿回家读。细想一下,这样的活动其实与在馆中寻常的借阅并无不同,只是会有一种 ...
陈丹青先生2007年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再版的《多余的素材》开篇交待了这本书当年是如何经历周折未能面市的。因为书中几个篇目涉及时事,虽不曾真得拿去“过审”,原先有意要出的出版社几位“觉悟颇高”的编辑自己觉得不妥,遂而建议取消出版社划。据称当 ...
这一本书的前言里面,张爱玲遗作的版权代理人宋以朗先生交待了出版这一本书的初衷。宋家与张爱玲算作世交,张爱玲远在他乡,华语出版方面的情况几乎都是交由宋家打理,多半都是先在香港皇冠发行。张爱玲离世之后,宋家也将张爱玲的诸多手稿和往来信函资料捐赠 ...
2007年,那个时候我的广播节目《来自我心》还在播,常常选用到陈升的歌,然后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我在网站上开了一个坑,标题是《陈升历年唱片封套》,想借这个坑将陈升的唱片资料收集全了,因为这个坑,也结识了“夜夜升哥”粉丝站的一些同好,然而这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