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用浮夸文风去讲荒诞故事

蒋勋 因为孤独的缘故

文图 | 左叔

读完蒋勋的《因为孤独的关系》,我并没有去考证这辑作品的出处。我依着自己的直觉判断,这些文字特别像是一个人早年的作品,因为里面夹杂了太多晦涩的东西。这些晦涩的东西,一般人过四十岁,便不会再去碰,不是解开了这些晦涩,答案了然于胸,而是觉得这样的讨论,其实并没有必要。我猜,所谓的成熟,多半就是学会了与那些解不开的困惑平淡相处。

这是我第一次读蒋勋的文字,虽然我知道这个名字已久。我不知道从这一本开始,去了解一个已经被鼓躁成为一个大师的作者,是不是一种“正确的打开方式”。我只是觉得这一次的阅读体验之中,我感受到他正在用一种我并不太熟悉的浮夸文风去讲述一些类似寓言的荒诞故事。这些故事当中夹杂着诸多隐晦的内核,包括意识形态、政治生态、性以及自我认知,这又让我觉得所有的青春是何等的相似。

这本短篇小说集里面有诸多同性恋情节的探索,一度让我去请教比我更早接触蒋勋的阅读者,蒋勋本身的性取向问题,得到的答案是并不是确定。得到这个答案之后,我忽然意识到我和很多阅读者一样,极容易将太多现实的层面的思考投射到作品之中,纠结于作品的外在文本的东西,而极容易误读了作品本身的内核,而从另一个层面来说,这本作品的外在文本与内核本身的关联性做得并不是特别浅显。

这篇短篇小说集里面有一个故事叫《牛鞭狄亚哥》,我读到的内核是文化上的差异。故事从西班牙当地一个做皮肉生意、步入苍老的男妓开始,然后他遇上了一队信奉以形补形的东方食客,里面有一位步入暮年、但精力仍然旺盛的男子。暮年男子旅行的目的是去食牛鞭,他们遇上了因为语言不通,暮年男子食到口中的并非是牛鞭,故事从两个人的交错之中走向荒诞的结果。在故事文本中,显见的部分有年华逝去的惶恐感,有性取向方面的思维落差,但我感受到更多的,仍旧是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

写作者为什么要将自己想要表达的内核装在一个不易被识破的外在文本之中,我一直觉得这与我们的表达技巧关系并不大,更多得是与我们的心理年龄相关。现在回首看自己在年纪尚小的时候写的东西,会有那么一点点的不好意思,因为我自己能够看到那些四散开来的矫情随处可见,换作今天我一定会想办法让它们看起来平实一些。在我们的尚没有达到所谓的高度之前,我们总是期待让自己看起来与我们所期待的层次是匹配的。所以你说,谁会用浮夸的文风去讲荒诞的故事?还不是那个还不太自信、努力想要成熟,曾经年轻过的我们么?

作者: 蒋勋,知名画家、诗人、散文家兼美学家。一九四七年生,福建长乐人。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后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一九七六年返台,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并先后执教于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及东海大学美术系。蒋勋的文字清丽、唯美,有小说、散文、诗、美学论述等数十种作品刊行于世,并多次举办画展,好评无数。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 2011-4
页数: 267
定价: 30.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13302210
简介:
《因为孤独的缘故》是蒋勋的一本小说集。如果说美学的蒋勋智慧圆融,诗人的蒋勋激情昂扬,散文的蒋勋温柔敦厚,那么,作为小说家的蒋勋则有我们想象不到的犀利与辛辣、机智与幽默。在这本小说集里,蒋勋用如推理小说般的叙事结构,用最正经八百的语言文字,述说着最荒诞不羁的故事,从而打开了一个诡异、神秘、荒谬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社会的光怪陆离、人性的私欲伪善,真与假、善与恶、严肃与诙谐、爆裂与重组,总是突如其来却又总是呼啸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