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剪生活之时,很难避免割伤自己
文 / 左叔 前几年,有个词还蛮流行的,叫“断舍离”。我对它的理解,是劝人及时与自己眼下所拥有的作别,不要为身外物所累,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追求的东西。 我曾经用这个词作为上一本书的序言,算是对那个阶段自己所经历的一些事情的回顾总结。 这两天又 ...
文 / 左叔 前几年,有个词还蛮流行的,叫“断舍离”。我对它的理解,是劝人及时与自己眼下所拥有的作别,不要为身外物所累,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追求的东西。 我曾经用这个词作为上一本书的序言,算是对那个阶段自己所经历的一些事情的回顾总结。 这两天又 ...
文图 / 左叔 作为写作者,于坚更为人熟悉的身份是诗人。而这一本《巴黎记》,则是一本与巴黎相关的散文集,是“诗人于坚关于巴黎的絮语、思维片段、想法、记录、见闻、观感手记、便条、或者胡思乱想的意识流,张冠李戴,以及实地街拍”,但这洋洋洒洒的一 ...
这一期节目主题其实有点宏大,由头是中法建交四十周年,巴黎铁塔亮起了“中国红”。跟很多人一样,也许这一辈子也没有什么机会可以去一趟巴黎,于是我们只能借助音乐的力量,坐地神游了。这一期节目当中重点推荐了旅法作家熊佩云刊发在2004年第2期《散文 ...
如果没有《我是歌手》这档节目,许多人对于梁翘柏这个名字是陌生的,与庙堂之高的音乐人不一样,梁翘柏的音乐姿态以及创作的风格显然要入世许多,愿意与不同的人、不同的团队做一些不一样的尝试,纵使这样还是没有办法像许多活在幕前的音乐人那样家喻户晓。每 ...
人生有时候很虚无,这种虚无来自于你以为自己深入思考的一些“刁钻”问题,其实前人早就已经给出了答案,而且说得比你更为精妙、深刻。你却受限于阅历和才识,比起前人已经深入的领域,往往只是才“摸着门边”而已。 最近一次的状况,出现在17世纪法国古典 ...
文图 / 左叔 据译介者焦君怡在《译后记》中所言,法国90后文坛新人伊内丝·巴亚尔的这一本《隐痛》,法文的原标题直译过来叫《下体之痛》,为了避免“下体”这个字眼,给人不必要的低俗联想,这本书在译介为他国语言文字时,各国译介者都不约而同地采用 ...
《偷影子的人》是法国作家马克·李维的一部小说,一部令整个法国为之动容的温情疗愈小说。故事讲述一个老是受班上同学欺负的瘦小男孩能够偷别人的影子,因而能看见他人的心事,他开始成为需要帮助者的心灵伙伴,为每个偷来的影子找到点亮生命的一点点光芒。 ...
文图 / 左叔 在我的认知里,所有的文明形态,其实都是人类的“认知工具”。剥离掉外部的千奇百态,内核几乎都是一样的。宗教迷信也好、科学技术也罢,底层的语言文化也好,表面的历史文化也罢,内核其实都是一样的,都是以一套“自洽”的逻辑,来解决你我 ...
文图 / 左叔 若干年前,对于与自己持不同见解的人,我可能还有一份想要辩驳的雄心,不一定是要将对方“说服”,而是觉得有必要将自己表达“到位”。可是,随着年纪增长,如今,我似乎更能接受这个世界的可贵之处是“和而不同”。 法国佛教联合会前理事坎 ...
这是一本很薄的书,译成中文只有四万两千字左右,比起洋洋洒洒的大部头作品来说,它显得十分的轻薄。但就是这四万两千字,记录了一个生命从1995年12月中风至1997年3月辞世间的一段艰难人生。所有的文字是书写者凭借左眼皮眨眼的力量,指导友人记录 ...
文图 / 左叔 这是一本关于博物馆的书,却又与我此前读过的《 如何看懂艺术² 》不同。在翁昕的那本书里满满都是知识点,像一本串讲精彩的讲义;而陈丹燕的这一本《往事住的房间》更多是私人体验,更像是一本缀满呓语的日记。 这种私人体验常常流露在写 ...
文图 / 左叔 《我们祖先的祖先》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从一开头就紧紧抓住你想要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与我们生活在同时代的“探秘者”和生活在370万年前的“远祖”,都怀揣着想要一探究竟的想法,在各自的章节“情境”中来回的切换,而他们各自遇到的困 ...
[法] 张有敏 / 一个中国家庭的餐桌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后浪 / 购买 文图 / 左叔 依照内地读者的习惯,无论是作为一本有实用指导价值的菜谱,还是作为一部海外移民的家族史,这本《一个中国家庭的餐桌》都略显单薄了一些,加上有可能经由 ...
文图 / 左叔 生而有涯,阅读无边。有生之年,想要在阅读上做某个类项的穷尽,也几乎断定是件不可能的事情。在浩如烟海的出版物中,不去浪费时间精力成本,尽可能地读到更多有价值的书,也许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去读所谓的“口碑之作”。然而,这也不是最保险 ...
文图 / 左叔 每一天都是某个人的世界末日。时间像潮水般涨啊涨,当它涨到你眼睛的水平,你就淹死了。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看完整部电影,最喜欢的是剧本和配乐。 剧本最精妙的部分,我认为是时间线的安排。撤退部队的一周,支援民船的一天,空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