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认知里,所有的文明形态,其实都是人类的“认知工具”。剥离掉外部的千奇百态,内核几乎都是一样的。宗教迷信也好、科学技术也罢,底层的语言文化也好,表面的历史文化也罢,内核其实都是一样的,都是以一套“自洽”的逻辑,来解决你我在与这个世界相处的过程之中,感受到的矛盾、困惑与迷茫。与其他生物,完全依照本能有那么一点点不那么一样,人总是在试图“说服”自己,然后“臣服”于某种看不见的“规则”。
以这样的认知来看待哲学,大概率也“跑不脱”沦为“工具”的下场。读这本由法国哲学教授、研究员纳塔内埃尔·马赛洛撰写的《尼采这么说,我们怎么做》,我总是不太能够从固有的认知之中跳脱出来。虽然他,试图以选择线路的方式引导我去这座叫作尼采的“迷宫”,我却仍旧固执地按着自己的节律从头读到尾,全然不顾中间“插页”上标注引导箭头。
现实之中,我们对于很多“如雷贯耳”的名字的了解,往往只停留在“如雷贯耳”阶段,若是给你我一个机会,解释一下“如雷贯耳”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往往就会被卡住,哲学家尼采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就要被归类在其中。基本上都是听说过,知道些,但却是说不出一个所以然的状态。读这本书,倒是有一个“引言”的功效,帮助我们站在一个与自己关联相对密切的视角来认知一个如此复杂的个体,补足一些他“如雷贯耳”的原因。
诚然,也像马赛洛所言,这本书断然是不能代替尼采本身的著作的,它更像是一个“扉页”,期待有感兴趣的人,能够沿着这个方向往深里走那么几步,哪怕是小小的一步。当然,对于那些“略知一二”的读者而言,这本书提供另一个视角,与那些阐释名家名作的作品不太一样,这本书关切是“自我”和“未来”,是一个颇有“发展观”的作品。会将尼采的哲思放在个体的“观照”中思考,会放在当下的社会发展中丰富,会放在未来的可能性上衡量。
当然,你也可以说这些或许都是作者马赛洛的“附会”,但我想回到“认知工具”这个角度来看,评价一个工具好坏的关键,还是使用它能不能解决自己感受到的矛盾、困惑和迷茫,在使用的过程之中是不是“得心称手”。这些都是要与“我”产生关联的。一把工具、一套理论、一个价值体系,再如何符合社会的主流,但它还没有与某个“微小个体”产生关联,被某个“微小个体”接纳消化、融汇贯通,最终变成自己得以依赖的一部分,其实也是没有多少价值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本书最为突出的部分,自然而然就是,拉近了那些“如雷贯耳”与“微小个体”之间的距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