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叫欧维的男人:这是一本很好哭的书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
[瑞典] 弗雷德里克·巴克曼 著 / 宁蒙 译 /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磨铁 / 大鱼读品 / 在线试读

文图 / 左叔

这是我读过的瑞典作家弗雷德里克·巴克曼的第四本书,相较于此前读过的《熊镇》、《熊镇2:我们对抗你们》以及《长长的回家路》那三本,我更偏爱这本《一个叫欧维的男人》的“母题”:孤独、告别以及爱。

故事铺陈的很好,在文本脉络上采用的是现实与过往相交织的“推进”方式。这样的结构有一个好处,当读者对现实中那个浑身上下长满刺的“怪老头”充满疑惑、心怀不满的时候,会在稍后“闪回”的过程之中找到他浑身上下长满刺的根源。

在这样的结构之中,现实的情境不是一次描述尽的,“闪回”同样如此。读者解开一些疙瘩,又新生一些疑惑,带着求知“探险”的心态一路读下去,不知不觉间就读到了最后的尾声。

这样的细节同样考验写作者对于细节前后呼应的排布,那只秃了一截尾巴,犹如逝者灵魂附体的流浪猫、那因为量身定制而矮了一截的灶台、那台让欧维弄不明白没有键盘的平板电脑、那颗因为入伍体检而被发现偏大的心脏等等,几乎所有的蔓生出来的枝节,弗雷德里克·巴克曼都做了“收口”的动作,将它们一一归置到既起到“关键”作用,又能前后呼应的位置上。

如果没有足够的长篇调试能力,其实是很难达成这样“完满”的效果。

回到这个故事“母题”的探讨上来。我从这个故事当中读到最强烈的是人类的孤独。先后丧母丧父的欧维十六岁就进入了社会开始了一生的劳作,也信奉自己的处世原则和立场,直至他的孤独被一个叫作索雅的女人化解。然而,经历车祸失去还未出生的孩子,经历多年对抗各种体制的奋争,最终还是失去了挚爱。

执意想要寻死的欧维,本质是对自己“孤独”宿命的认命,他要和这个抛弃他的世界告别。他曾经享受那份“孤独”,再经历了爱的洗礼和灵魂的共鸣之后却难以重回“孤独”的状态。

他在一次又一次寻死的过程之中,与周遭的人产生了新的交集,他对这个将其置于“孤独”境地的世界多了一些理解和体谅,也在与别人的交集之中,摆脱了“孤独”的状态。最终,死亡还是带走了他,而他却获得了与“孤独”相对的圆满,指引他收获这一切的是他释放出来的爱以及周遭的人对他爱的呼应。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

我也很欣赏弗雷德里克·巴克曼,透过故事人物或者在情境描述,展现出的一些人生态度。摘录一些与大家分享:

爱上一个人就像搬进一座房子……一开始你会爱上新的一切,陶醉于拥有它的每个清晨,就好像害怕会有人突然冲进房门指出这是个错误,你根本不该住得那么好。但经年累月,房子的外墙开始陈旧,木板七翘八裂,你会因为它本该完美的不完美而渐渐不再那么爱它。然后你渐渐谙熟所有的破绽和瑕疵。天冷的时候,如何避免钥匙卡在锁孔里;哪块地板踩上去的时候容易弯曲;怎么打一扇橱门又恰好可以不让它嘎吱作响。这些都是会赋予你归宿感的小秘密。

死亡是一桩奇怪的事情。人们终其一生都在假装它并不存在,尽管这是生命最大动机之一。我们其中一些人有足够时间认识死亡,他们得以活得更努力、更执着、更壮烈。有些人却要等于它真正逼近时才意识到它的反义词有多美好。另一些深受其困扰,在它宣布到来之前就早早地坐进等候室。我们害怕它,但我们更害怕它发生在身边的人身上。对于死亡最大的恐惧,在于它与我们擦肩而过,留下我们一个人。

时间是一桩奇怪事情。大多数人只为了未来生活。几天之后,几周之后,或者几年。每个人一生中最恼人的那一刻可能就是突然意识到自己了回忆比展望更多的年龄。当来日无多的时候,必须有别的动力让人活下去。或许是回忆,午后的阳光中牵着某人的手,鲜花绽放的花坛,周日的咖啡馆。或许是孙子孙女。人们为了别人的未来继续生活。

我相信这些散落在字里行间的人生智慧,不是光靠不断磨砺写作能力就能被赋予的,一定是潜入生活、浸染岁月之后,不断感受,不断体悟,才能真正拥有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是一本很好哭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