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和微风,从不曾有过偏心

文 / 左叔 最近在读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卡伦·霍妮的《我们内心的冲突》,发现想要吃透这本书所表述的内容其实是有一点点“门槛”的。这是一本讲神经症的书,那些与人为压抑或者回避内在冲突导致的心理疾患。 作为人本主义的心理学研究者,她的基 ...
文 / 左叔 最近在读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卡伦·霍妮的《我们内心的冲突》,发现想要吃透这本书所表述的内容其实是有一点点“门槛”的。这是一本讲神经症的书,那些与人为压抑或者回避内在冲突导致的心理疾患。 作为人本主义的心理学研究者,她的基 ...
把时间分给睡眠,分给书籍,分给运动,分给花鸟树木和山川湖海,分给你对这个世界的热爱,而不是将自己浪费在无聊的人和事上。当你开始做时间的主人,你会感受到平淡生活中喷涌而出的平静的力量,至于那些焦虑与不安,自然烟消云散。 —— 可可果冻 文 / ...
- 特殊的毕业季,诸多的遗憾,尤其是即将离开校园,步入社会的那一拨。当下浓烈的感情非常珍贵,如果能有机会,那么就想办法及时说透它、讲尽它、补上吧。 如果实在没有机会,就努力地将它记住、珍藏好,因为这些看起来此生不可取代的感情,它终究要是面对 ...
我希望,大家无论通过什么方法,都能挣到足够的钱,去旅行,去闲着,去思考世界的过去和未来,去看书做梦,去街角闲逛,让思绪的钓线深深沉入街流之中。 —— 弗吉尼亚·伍尔夫 文 / 左叔 古弄松没有改造之前,每年春秋两季都会抽时间专门去扫些照片。 ...
文图 / 左叔 人为什么总是觉得假期过得特别快?感觉元旦三天假期,好像在洗洗晒晒之中轻易便度过了,可是上班第一天的工作日则特别的漫长,一上午杂事做完抬眼一看,十一点钟还没有到,但是“五脏庙”已经饿到起了烟。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假期基本上 ...
军方曾有这样的说法:“我们早晨9点之前所做的工作,比大多数人一整天做的还多。”这句话时常鞭策我,我卓有成效地填补了大多数人认为是无用时间的空隙。正如你所知,有那么一些严格挑选出来的人,只要在特定的活动中找到一种动力,就可以舍弃其他一切事情。 ...
文 / 左叔 跟身边的年轻朋友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大概率会招致白眼吧。人到中年,常常提醒自己不要在自己的脑袋上安上“招人烦”三个字。 那句话,三五年前我想讲给一位做艺术类培训的朋友听,但预估到他“艺术家”式的个性会反感说教,最终忍住 ...
文 / 左叔 昨天去基层工作,回来的路上,与我们一同前往的一位女同事显得非常焦虑,不时地翻看自己的手机。她是一位母亲,一位一年级学生的母亲。我经历过这个阶段,也大概猜到是什么样的事情。 那个时间点,刚好是小学放学的时间段。学校老师会在家长群 ...
只要生命的火焰一天不熄灭,一个人在很久以前感受到的瞬息之间的快乐,就能击溃笼罩着其生涯的黑暗,宛如篝火在夜晚的旷野中发出的一线光明,能够击碎万斛黑暗似的。 —— 三岛由纪夫 文 / 左叔 体检报告出来了,胃有点小毛病。原来不以为意的一些身体 ...
孤独感时常体现在一种矛盾上,就是你经常是处在一种挣扎的状态:既希望别人关注,关心自己,又不知道该怎么去接触和回应别人,于是干脆直接抗拒。可是骨子里又是那么的渴望被了解和关注,而且矛盾到嘴里说出来的和心里想的完全相反。 ——高铭 文图 / 左 ...
文 / 左叔 电影《姜子牙》讨论的主题过于深刻和沉重,我总觉得它是在影射谁,这大概也是电影评价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原因。 从“愉悦感”上来评判,确实不如《哪吒》强调“逆天改命”有“爽文”般的快感,但我却觉得在主题“深刻度”上显然要“高阶”许多 ...
文 / 左叔 昨天有朋友问我,有没有写过与“中年危机”有关的文章,想要转给他的朋友看看。 他说,最近他的朋友遭遇了很多事情,事业家庭各式各样的事情都扎堆了,一时间就抗不住了。 翻来翻去,只找到篇之前写的关于“摇滚铁汉保温杯”段子,调侃了几句 ...
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 —— 加西亚·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 文 / 左叔 前几日,去了一个饭局,桌上一半的年轻人都有“海归”背景。听了听大家的毕业院校,心里盘算着至少也是“全球前一百”吧。 ...
文 / 左叔 在一年一度的“读家书单”活动,我借着《南方周末》微信公众号的爆式推文,开了一个“我在”“我还在”的玩笑,期望因为“阅读”这个可以“合并同类项”的兴趣点,能够让今天在此相遇的朋友们,在未来的某一天,还能再次相聚在这样的空间里。 ...
文 / 左叔 我觉得演艺竞技类节目《演员请就位》一个很重要的收视保证,就是观众其实是喜欢看李诚儒和郭敬明之间是如何“互掐”的。多年以来,我们对镜头前恭谦礼让的表达已经麻木了,需要一些不一样的刺激。 在我看来,两个人在“辩才”方面并非是旗鼓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