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在微信里,和一个还在“唱片圈”(真得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这个圈子了)的朋友闲聊了几句。他感慨现在很难再缔造出类似李宗盛这样“现象级”的歌手和音乐人了,而这一切是由音乐的传播载体所决定的。
这话乍一听,感觉有点玄,细细想来,也是。
原先,“唱片工业”是一个多工种协同配合的产业,上下游分工也很明确,只会唱歌的歌手很容易被公司制作团队所左右,刻意营造出某种“人设”去迎合市场的需求。
毕竟是个生意嘛,总不想为了情怀赔上本,还有那么多人要养。所以,在这个体制机制里,籍籍无名的新人歌手可能很难表达自己的意愿。因为要投入巨大的成本,去做实体的卡带、CD的发行工作,资本还是拥有着最最管用的决断权。
纵使成名了,想要转型,也会有合约绑架诸如此类的掣肘,想要完完全全地与以往自己不太喜欢的形象割裂开来,彻彻底底地推倒重来本就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印象中最为典型的例子是歌手范晓萱。“小魔女”家喻户晓,转型后的作品反而偏向小众了。
而现如今的,音乐传播载体的主流已经不太可能是唱片了。音乐网站的标签细分和大数据推送已经将受众人群分得特别细密。歌手音乐人“破圈”变得很难,很多人在某个类型里可以做到数一数二,可以出了圈很多观众还是会脸盲。
很多创作歌手的背后没有音乐制作公司或者资本的左右,就自己单打独斗低成本录首歌然后上传到音乐网站。如果一首歌火了,可能还会有录得比较精致一些的版本,当然很多时候也就没有了,最多有个现场live的版本。
传播的方式不仅仅对歌曲的长度有影响,而且对流行音乐比较主流的A(主歌)+B(复歌)结构也有影响,像黄舒骏那种“小作文”式的作品大概率也不可能再听到了。短视频平台15秒的旋律曝光,就已经决定了一首歌能不能“破圈”了,剩下是不是足够精彩,不重要。
樊小纯在《不必交谈的时刻》中这样写道,人不需要活太多样子。你认真做一件事情,会解释所有的事。读到这句话,觉得它说透了一些人的焦虑,也安慰了一些人的焦虑。
在外部形势变化特别剧烈的情况下,人都有想要积极适应的焦虑,可是在现如今的环境里,贪大求洋“铺太开”未必是件好事,反而是认认真真地做一件事情,偶尔还有机会遇到15秒的“高光时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