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左叔
最近在读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卡伦·霍妮的《我们内心的冲突》,发现想要吃透这本书所表述的内容其实是有一点点“门槛”的。这是一本讲神经症的书,那些与人为压抑或者回避内在冲突导致的心理疾患。
作为人本主义的心理学研究者,她的基本观点是建立在弗洛伊德学说基础之上的。如果对后者了解不多的话,还蛮难理解她缘何要特别强调我们每个人所身处的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与塑造。
如果将社会环境和文明程度比喻作“阳光和微风”的话,它确实“从不曾有过偏心”,而且我们每个人也都可以“平等地做梦”,但是为何“梦醒了”之后,世界仍旧处于“参差”的状态中呢?
对此,相信各位一定都是有体会的。读书的时候,大家都是差不多的“起跑线”,一脚踏入社会之际可能处境也都差不多,可是时间一旦拉长到十年以上,各自的阶层分属就已经很明显了。确实有资源助力的因素,但更多的还是“事在人为”。如何去做,怎样积累,都是关键。
这几年,我越来越接受一个观点,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本质在于“信息收集处理机制”的区别。大家所面对“阳光和微风”的处境都差不多,但因为各自的吸纳“阳光和微风”转化为个人成长的机制不太一样,最终所塑造出来的成果自然也会有所不同。
这就好比我在阳台上种了很多植物,有喜阳喜水小花常开的小木槿,也有耐阴喜湿一不高兴就萎给你看的油画竹芋,还有耐晒喜旱特别皮实怎么造都不会死的多肉植物等等,虽然只在3个平方不到的空间里,但我也要考虑它们的摆放的位置。
如果不考虑每种植物的特质和各自的“处理机制”,差不多的位置上面对“阳光与微风”的话,不必将时间拉长到十年看各自的“成长”,油画竹芋这一类比较“矫情”的植物,可能在大太阳底下十个小时都撑不下来。“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信息处理机制处理不了那么大的“剂量”,只能在“阶层”位置上往后挪。
如果以结果为导向的话,光“平等地做梦”是远远不够的,怎么着也得想办法将这个梦给实现了。确实是处理机机的“参差”导致结果的“不齐”,但也不能就此辜负了“阳光与微风”啊。哪怕是占得一分,也要拿出一分的成果来。否则,这人生“不曾偏心”的诸多“利好”不都“白给了”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