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最后和所有人息息相关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一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瘟疫、一次地震、一次海啸、一个物种的灭绝,没有人把它当一回事,直到最后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流浪地球》 文 / 左叔 火山爆发的新闻出来之后,我还特意在地图软件上查了一下汤加具体的经纬度 ...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一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瘟疫、一次地震、一次海啸、一个物种的灭绝,没有人把它当一回事,直到最后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流浪地球》 文 / 左叔 火山爆发的新闻出来之后,我还特意在地图软件上查了一下汤加具体的经纬度 ...
我只担心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 陀思妥耶夫斯基 文 / 左叔 如果我们总是说自己不怀什么功利目的,不图什么,不要什么,只凭一颗良心和一腔忠勇在做事情,那么“如愿以偿”的这个“偿”字又要如何解释呢? 可能,最初的一开始,我们 ...
旅行的意义就在于,它允许我错误地理解生活,在这种生活里,我们都是毋需承担的过客,是心情轻松的旁观者,是满心期待的异乡人。—— 陶立夏 文 / 左叔 人到了某个年纪后,便不再“许愿”。或许是因为知道“事与愿违”是人生的常态,亦或者是因为知道不 ...
鲁莽盗用了勇气之名,但跟勇气并不相同,且毫无关系;勇气直接来自谨慎,鲁莽则出于愚蠢和臆测。—— 凯思琳·雷恩 文 / 左叔 昨天有两件事情,令我觉得一个人在与顶头上司的矛盾之中,想要拥有“智勇双全”的特质是何其的难,尤其是身处“下位者”的状 ...
若不自燃,便只有漆黑一片。—— 大岛渚 文 / 左叔 朋友圈很多有趣的人都消失了,就连孜孜以求、时常刷屏的微商和中介都少了很多。 他们像森林边缘的鹿一般,极为机谨地划定好自己的安全区域,以“分组可见”或者“三天可见”的方式,将自己隐没在“熟 ...
我们绝大多数凡人,独自感叹天赋不足、创造不够什么的,其实都是幻觉。问题归结到最后,无非就是一懒,二拖,三不肯读书,如此而已。——张佳玮 《代表作和被代表作》 文 / 左叔 怎么办,有一种不幸被张佳玮言中,直接被了曝了身份证号码的尴尬。不知道 ...
你的口渴止于一杯水,而非一片海洋。—— 安东尼奥·波契亚 文 / 左叔 人若有所求,必定要让渡一些“自由”出去。人若无所求了,旁人再如何想办法,都是无法拿捏的。 比如,想要求得工资报酬,就得付出时间劳动。在这个“等价交换”原则为指导的世界 ...
当一个人不可诱惑,不可冒犯和不可动摇的时候,他身上就具备了某些迷人的东西。—— 汉娜·阿伦特 文 / 左叔 令你我紧跟潮流的,有时候并非出自强烈的个人意愿,而是内心深处的惶恐敬畏。 身为社会动物,一旦发现自己与周遭人有那么一些些不同,刻在D ...
爱不是挽留的理由,爱是允许他来,允许他走。—— 《空谷之声》 文 / 左叔 生活在“消费主义”时代,常常会接收到各式各样的“心理暗示”。 不必去滑一滑各款“种草”APP,哪怕只是无意中浏览某张图片,若是这图片里有暗合了你心理或者物质上空缺的 ...
一个人到世界上来,来做什么?爱最可爱的,最好听的,最好看的,最好吃的。—— 木心 文 / 左叔 当一个人对于谋生的“怨怼”,具体到需要每天思考“吃什么”等芜杂之事时,“随它去”的消磨感又徒增几分。或许是被“惯坏”了吧,巨大的依赖和惯性很难 ...
站在痛苦之外规劝受苦的人,是件很容易的事。——《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文 / 左叔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好像劝人向善这件事,是需要先有吃过苦的立场才可以做,否则就只能闭嘴。未必人人都有机会先吃过苦,但是公允的善恶是非多数人心里还是有一 ...
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温柔敦厚是这个世界最需要的,而它恰恰来自于闲适感和安全感,而不是在艰辛之中挣扎的人生。—— 伯兰特·罗素 文 / 左叔 “热搜”不能多看,看多了有“肺炸”的风险。不过,回头仔细想想,自己其实也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哪怕 ...
人们总是说,话语不会真正伤人,这让我感觉非常难受。人们总是在了解你之前就给下了判断,但这甚至也可能不是他们的错,或许只是大家的成长方式不一样。——《呼朋引伴》 文 / 左叔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声三春寒”。言语伤害,虽不见血肉,但同样也 ...
想要从讨厌的地方飞出来,就得有藏起来的翅膀。—— 三岛由纪夫 《萨德侯爵夫人》 文 / 左叔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常令人觉得“中庸”。在万物皆可“卷”的年代,一个人若是没有一丁点儿“秀”的冲动,就会显得不够积极,极容易被判定为“躺 ...
时间的最大损失是拖延、期待和依赖将来。—— 塞涅卡 文 / 左叔 “雷霆万钧、心湖如镜”,这是我所期待的,也是我现阶段还没有办法抵达的境界。 今天在做《人生海海》读书分享的时候,我说到了这几个字,顺便还提到了“苟活”这个字眼。很多人年轻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