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情说爱的哲学家:一场虚构的“神仙打架”

[德] 诺拉·克雷弗特 著 / 陈敬思 译 / 谈情说爱的哲学家:8场关于爱的跨时代讨论 / 天津出版传媒集团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试读购买

文图 / 左叔

读这本《谈情说爱的哲学家》之前,你一定要先熟悉在书中悉数出场的人物,除了要知晓他们在关于“爱”的哲学思考上所持基本观点,甚至还要对作为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他们有所了解,包括他们的个性风格、说话腔调、行事态度等等。

只有这样,你才会在由德国哲学家诺拉·克雷弗特虚构出来的这场“神仙打架”式的讨论中,收获到尽可能多的“会心一笑”。

我努力地回想了一下,在“严肃文学”“正统学术”的范畴之中,此前有没有读过类似的作品。想了良久,除了一些将林黛玉、孙悟空、鲁智深和诸葛亮凑在一个故事里的网文之外,再也没有见过与之类似的作品。

总觉得它是无法界定的,说它是小说,它却有史实的成分;说它是专论,它又有虚构的成分。只能说它是本“奇书”,能够将苏格拉底、奥古斯丁、伊曼努尔·康德、索伦·克尔凯郭尔、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马克斯·舍勒、西蒙娜·德·波伏娃、艾丽丝·默多克,这八位压根既不是“同一国”,又不是“同一代”的“谈情说爱八大家”凑在了一张桌子上。

个人觉得这样的操作,不仅仅是在考验写作者的想象力,同时也在考验着读者们在过往学习生活中所涉猎的知识面。

我猜绝大部分人都会觉得,这“谈情说爱八大家”的名字如雷贯耳,对他们所持哲学观点可能也会略知一二,但对于他们在现实生活之中的行事风格、讲话腔调却鲜少有了解。毕竟,其中有不少是生活在没有影像存世可考的年代,留在这个世界上的也只有只言片语的文字记录而已。

如果凭空演绎相对容易一些,那么有音像可考的哲学家,或者在后世的艺术作品之中被不断演绎重塑金身的哲学家们,想要在这场虚构的“神仙打架”中凸显出他们特立独行的那一面似乎要更难一些,这道理大抵与“画鬼容易画人难”近似吧。

不过反过来看,后者至少还有一个样本可供参考,前者则完全是“架空”再造了。

[德] 诺拉·克雷弗特 著 / 陈敬思 译 / 谈情说爱的哲学家:8场关于爱的跨时代讨论 / 天津出版传媒集团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试读购买

全书一共分了十章,除了第一章像一个引言一样,介绍了这场虚构的“讨论会”的出处和由来,其余的都是一位哲学家以主讲人身份登台发言的方式,各自阐释观点,与其他哲学家形成思想交锋。

在互动之中,将原先只有“只言片语”体量的哲学观点讲得更为透彻一些。比如爱与智慧、爱与欲望、人能否爱上机器人、被爱者是否是不可替代的、爱是否限制了我们的独立性等等。

在这其中,我个人比较感兴趣的章节是“爱的艺术”,我对其中的两段话有着强烈的共鸣感。

其中一段是,“一件伟大的艺术品之所以美妙,就在于它可以把所有人从自我沉醉中拽出来。作为观众的我们不需要有什么基础知识,甚至不需要故意这样做,艺术就会穿透我们的内心,我们不必想着什么特定的目的,就会不自觉地为了它本身而去欣赏它。”

另一段是,“艺术家以自己豁然开朗时刻所见所感为基础,创造了艺术。艺术不会将事物简单化、普遍化或是抽象化,即便艺术将某样事物抽象化了,那它的抽象方式也必然与科学不同。艺术让我们意识到他经历过的真实的情况。”

前者很容易让我联想过往的经历,读一本书一追到底、夜不能寐的亢奋状态,看一部电影情难自禁、潸然落泪的动情时刻。

有感染力的作品,仿佛拥有巨大的磁场,会将人注意力牢牢锁定住,就像美学大师宗白华所说的那样,现实的种种关系纷纷退缩至不见,人就像被头顶上一轮皎洁的月光照亮了一般,在无物、无我的虚空里,吹着创作者吹过的风,呼吸着艺术家感受过的痛。

后者很容易让我想到自己写东西的时候状态,那些原本只属于自己的细节,转述成文字呈现出芜杂的、多意象的内容时,总有一些会在无意间投射到读者的心里。

未必完全相似,未必真正经历,可是只要能够将自己完全地放进去,那些真实体验过的情感就会在陌生人的内心里引发触动,尔后震荡出共鸣的涟漪。

回到这场虚构的“神仙打架”上来,说实话,以现有的知识面,我还不能体会这本书在人物的表现和刻画上有多么的精彩,但它还是唤醒了我内心之中曾经感知到,却无法组织语言表达出来的那部分感受。

仅此一点,也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