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裁缝:将家国天下之事拉近到打板间的剪刀旁

文图 / 左叔 接在余华的长篇新作《文城》之后读禹风的《大裁缝》,便忽然有了一种“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的感受。不知道这样的想法,会不会对两位都有“大不敬”的意思。 总体而言,禹风的《大裁缝》更符合我对一部长篇小说的期待,无论是文本体量、时间跨度还是结构布局,都有如看一部与上海滩相关的“年代大戏”的感受。《文城》在这方面就显得迷雾重重,不清不楚,以我比较粗浅的眼光来看,甚 ...
文图 / 左叔 接在余华的长篇新作《文城》之后读禹风的《大裁缝》,便忽然有了一种“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的感受。不知道这样的想法,会不会对两位都有“大不敬”的意思。 总体而言,禹风的《大裁缝》更符合我对一部长篇小说的期待,无论是文本体量、时间跨度还是结构布局,都有如看一部与上海滩相关的“年代大戏”的感受。《文城》在这方面就显得迷雾重重,不清不楚,以我比较粗浅的眼光来看,甚 ...
我的骄傲不允许我把这段崩溃的日子告诉别人,只有我自己知道,仅一夜之间,我的心判若两人。 —— 太宰治 《人间失格》 文 / 左叔 我对上海是有感情的,它们都藏在童年暑假诸多回忆的褶皱里。 黄浦区自忠路某弄二楼亭子间,摆在桌上那一盘因为长途汽车过江辗转,因为要等我而凉掉的红烧大黄鱼;第一次喝到雪碧这样的碳酸饮料,舌头上过电般酥麻的刺激感;午睡后在喧哗的市声中醒来,揉了揉眼看见 ...
文图 / 左叔 上一本书的阅读节奏非常慢,我以为是最近一段时间,外部纷纷扰扰的资讯太多了,焦虑、恐慌以及对于手机的极度依赖,导致我无法集中精力保持住较为流畅的阅读节奏。 我甚至调侃了作家毛姆曾经说过的那句名言,“阅读,是座可以随身携带的小型避难所”。我笑言,在资讯爆炸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这座“小型避难所”也会有“过载”的问题,承受不了不停地刷手机,想要看到眼下焦灼的事情尽快走 ...
所谓人生,大概就是不停滚动,遇见爱,错过爱,接受缺憾吧。 —— 赫恩曼尼 文 / 左叔 若干年前,看过一个电视广告。场景是北京的人行天桥,有一个站在桥上,扶着栏杆,望向桥下“车河”的孤单背影。镜头变焦,拉近。城市的璀璨灯火,模糊成明灭闪烁的光斑。 依稀还记得,当时配给这画面的文案:“在千万人口的城市,光是遇见,就已经耗尽了我们所有的运气”。 看到这条电视广告时,我还没有去过 ...
无法提供摘要。这是一篇受保护的文章。
无法提供摘要。这是一篇受保护的文章。
文 / 娄欣叶 11月20日,苏州在上海举办了长三角一体化对接说明会和城市推介会,现场签约涉及产业协作、市场开放以及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等领域的90个项目合作协议,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接轨上海,“沪苏同城化”再次跑出“加速度”。 “花果荫里碧螺春”,沪苏地缘相邻、人缘相亲、文化相通,两地优势互补、合作发展源远流长。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沪苏合作驶入“快车道”,苏州积 ...
文 / 娄欣叶 11月9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成立后打通的首条“省际断头路”——“康力大道—东航路”正式通车,原先往来上海青浦与苏州吴江两地需要绕行20多公里的车程,现在仅需3-5分钟便可抵达。 与缩短的车程相比,这条路长达七个字外加连接符的名字,让不少媒体和网友都感觉略显冗长了一些。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更是在通车仪式上提出为它“起个好名字”的改短建 ...
文 / 左叔 作家张爱玲,1920年生人,今年是她诞辰一百周年,所以市面上各类挂着她的名字,集辑成书的作品特别多,也会有一些线下开展的活动,她永远都无法到场的读书研讨,一时间看上去颇为热闹。不知道生前“生性偏冷”的她是不是喜欢。 她曾说,一个人一生中会死三次,第一次是脑死亡,意味着身体死了,第二次是葬礼,意味着在社会中死了,第三次是遗忘,这世上再也没有人想起你了,那就是完完 ...
左叔 日签 2020-10-26 1,282 0 上海亡灵节亦舒墨西哥常德公寓庆山张爱玲日签李碧华林夕死亡王安忆王德威王菲黄舒骏
左叔:忽然“夜经济”就火起来了,这段时间去上海,几处每个商圈都有市集,几乎每个市集除了“吃”之外就是与生活美学相关的东西,同质化的问题还是挺严重的。花花绿绿、买回去积灰落尘的居家杂物,实在是激不起购物欲望,倒是各个摊贩身上自带的“鲜明”故事,还蛮有意思的。只要你肯静静地观察,你总归能捕捉到一些有意思的细节,然后在这些细枝末节上写一篇3000字的小作文。这一年,旅行成了奢望, ...
文图 / 左叔 未读之前,料想这本《我与鲁迅》是一本“撕标签”的书。 和很多人一样,上次读鲁迅的大作还是学生时代。一篇又一篇,没完没了,背课文背到脑仁疼,大概是我们对鲁迅先生的共同的印象。虽然,后来我也劝人要多让孩子背背课文,尤其是那些经典之作。可是在当年,我哪里知道背课文的重要以及窍门。 等到出了社会,有能力选择自己想要读的文字,飞也似的跑去读一堆当年父母不允许看的杂书, ...
文图 / 左叔 这是一本关于博物馆的书,却又与我此前读过的《 如何看懂艺术² 》不同。在翁昕的那本书里满满都是知识点,像一本串讲精彩的讲义;而陈丹燕的这一本《往事住的房间》更多是私人体验,更像是一本缀满呓语的日记。 这种私人体验常常流露在写作者的目光所及之处,关于无所不在的阳光,仿佛电影里面的空镜头:“托斯卡纳的蓝天像一缕布一样,盖在石头老房子上方。再剧烈的地中海阳光,都晒 ...
左叔 读书 2020-03-05 1,041 0 上海二战博物馆卢浮宫听觉嗅觉奥斯威辛意大利文艺复兴柏林气味法国波兰浙江文艺出版社犹太人翁昕视觉陈丹燕
文图 / 左叔 每次逛上博都陷于“无知”的恐惧之中,这一次看董其昌的“丹青宝筏”同样如此。我第一眼便将“宝筏”的“筏”字误认作了“笺”,几番辨认之后才敢认定为“筏”字。认定之后却是久久的茫然,“宝筏”是个什么鬼呢? 好在上博的公众号贴心,将“丹青宝筏”作了解释,如下: 展览名称,係借用本展王鑑评价吴伟业作品“丹青宝筏”之辞。“宝筏”,原佛教语,喻指世间一切事物由困惑到解决所 ...
文图 / 左叔 连锁书店西西弗上海世茂广场店无论是店招海报还是主推橱窗都在宣传“世界在阅读中徐徐展开”的“旅行主题”,但店面主推书架还是销售排行依旧还是轻阅读畅销书占据了半壁以上的江山。 我猜,此处的“旅行”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用脚步丈量世界,应该还包括以阅读延展我们的认知。书店成了诗和远方之间的一处链接,立在这个繁华都市人流汹涌的步行街旁,似乎更为应景一些。 书店装饰元素里运 ...
文图 / 淅沥沥小雨 在上海展览中心看完摄影展,一路之隔转入旁边的嘉里中心来逛这位于地下二层的“现代书店”。虽说是地下二层,但充其量也就是地下一层半的位置,也是找了好久才寻到。书店并不太大,但是有特色的是基本主营外文书籍,从日本的动漫、写真到美国的小说、漫威,到欧洲的经典著作再到台湾的随笔和文集,都有涉猎。特别是日本、台湾的书籍还算比较多,蒋勋的美学,心理教育,日本的写真, ...
文图 / 淅沥沥小雨 隐于闹市、空藏幽谷。上海南京东路步行街,想来是上海最热闹的地方了,或者应该也算是全国最闹忙的地方了,有没有之一我不知道,但是每次过来都是熙熙攘攘的人头和接踵而至的汗腺味。可在这档口却有一间不食人间烟火的书局位于市百一店的顶楼,安静、人迹寥寥,不多的旅客也许也只是从边上的影院迷路的观影者。说是书局,可是书籍寥寥,更多的却74是周边衍生产品——鸡翅木、小叶 ...
文图 / 左叔 史明智,美国记者,白种人,生活在上海。他出了一本书叫《长乐路》,本是美国广播媒体的采访侧记,自然是英文的,后来由上海译文出版社翻译成中文在国内发行。我是极偶然的机会,在公共图书馆里遇到这本书。因为是写上海的,又加上外国记者这样自带身份的立场,于是我就期待在其中能够读到因为视角不同而呈现出来的特别的东西。 说实话,读这本书,我一边读,内心里一边升腾起一些不安, ...
文图 / 左叔 去上海五角场附近签书,比计划的时间早了一些,又不想多出来的时候白白浪费掉,于是就拿出手机地图来搜索附近的书店,离我最近的一间便是曾经被人安利过的荒岛书店,再近一些便是另一间已经在#书店不死#里面整理过的鹿鸣书店。虽然位于上海五角场附近,紧邻复旦邯郸路校区、又身处创智天地园区,但荒岛书店其实并不好找。它在一个商住两用楼的六楼,楼下的店招就是小小的一个银灰色的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