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生中会死三次

文 / 左叔

作家张爱玲,1920年生人,今年是她诞辰一百周年,所以市面上各类挂着她的名字,集辑成书的作品特别多,也会有一些线下开展的活动,她永远都无法到场的读书研讨,一时间看上去颇为热闹。不知道生前“生性偏冷”的她是不是喜欢。

她曾说,一个人一生中会死三次,第一次是脑死亡,意味着身体死了,第二次是葬礼,意味着在社会中死了,第三次是遗忘,这世上再也没有人想起你了,那就是完完全全地死透了。而关于她的死迅,我是从音乐制作人、歌手黄舒骏的那首7分多的“长歌”《改变1995》之中知道的。

她的第一次死亡,在世俗的眼里略有一丝凄凉。死后数日,被人在独居的公寓中发现,因为没有子嗣,后事在世俗眼光里也是草草。她的第二次死亡多半人无从知晓细节,也不知道在这个世间是否还留有一块安放她的纪念地。

无法远渡重洋的读者,有自己的办法。上海的常德公寓,因为她生前住过,成了读者心目中的地标。不过那间公寓时至今日仍是私宅,除了楼下那间小小的咖啡店略略地经营“缅怀”的生意经之外,就再也想不出一个具象的地点了。

按照她的说法,时至今日,她仍旧没有完成她的第三次死亡。因为作品,她被留在了这个世界上。想要留住她的,不仅仅是读者们想要读的欲望,还有一些写作者从她的作品中汲取到了写作的力量。文艺评论家王德威写过《落地的麦子不死》,细述了诸多后世作家作品中与她的渊源,她也被某一类作家称作为“祖师奶奶”。

“学我者生,像我都死”。一穗麦种只是要落地了,就不会轻易地死去,每一粒麦子会在各地的气候土壤、时代风潮下演绎出各自的生命精彩,“生性偏冷”的调调,我们在亦舒、在李碧华、在王安忆、在庆山等等的作品中都曾体验到,然而她们也不曾停在模仿她的阶段,而是带着自己的使命完成了另一阶段的进化。

看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时,有一句台词颇为打动人,与张爱玲的那一番话也是暗合的。"The real death is that no one in the world remembers you." 翻译过来就是,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没有一个人记得你。

那部动画电影是以墨西哥的亡灵节为背景的,因为世间还有深爱你的人记得你,死去的灵魂才得以在亡灵节这一天,通过由花瓣搭成的桥短暂地回到曾经活过世间。

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碳基生命”很难不朽,死亡是一件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的事情,张爱玲笔下的前两次死亡,多半人都逃不掉。

不过,第三次死亡就有一些不确定了,听闻很多“大佬”已经在着力研究“硅基生命”,其中的原理不甚明了,大致是将一个人“精神意志”上载到AI系统之中,我的理解是与科幻电影之中的“改造人”差不多的,“主机”还在,其他“硬件配套”换了套新的。

生死这个命题,人一辈子都在琢磨。不过,写到这里就想起林夕写给王菲的那句歌词,“看见的,熄灭了;消失的,记住了”。有些不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但你很难说出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有些不朽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你却能明确地感知到它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