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 左叔
接在余华的长篇新作《文城》之后读禹风的《大裁缝》,便忽然有了一种“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的感受。不知道这样的想法,会不会对两位都有“大不敬”的意思。
总体而言,禹风的《大裁缝》更符合我对一部长篇小说的期待,无论是文本体量、时间跨度还是结构布局,都有如看一部与上海滩相关的“年代大戏”的感受。《文城》在这方面就显得迷雾重重,不清不楚,以我比较粗浅的眼光来看,甚至会觉得,余华没把这个故事讲好,在结构上有一个越拧巴越紧,紧到最后解不开的死结。
禹风的《大裁缝》的脉络线索要清晰很多,非常适合像我这样子没有办法在悬疑推理的由头里面走太久的读者。作为一个从侧面折射上海滩开埠百年流光的小说,禹风将聚焦点放在百姓居家生活之中“衣食住行”的“衣”上,从宁波小裁缝如何涉足十里洋场开始写起,再写到乔姓的三四代人里面是如何将一个老字号慢慢地做起来,又如何在各式各样的时代浪潮之中激流勇进的,止笔在日本战败投降,第三代人之中的有志青年远走陕北。
其实是还可以往下写的,但却止笔在这里,多少有些令人觉得意味深长。其实也就只能写在这里,接下来的岁月,似乎又跟十里洋场的“租界”脱开了关系。总觉得这个小说的这个尾巴收得有点急,但对于整体而言,其实也是不碍事。读者领会到那一层的意思之后,自然也就能体量了。
比较佩服的地方,是这本小说之中的“虚”与“实”,结合和把握得非常精妙。与架空了年代史实的作品相比,《大裁缝》这个小说,对于创作者来说,有太多的案头工作需要做了。
尤其是一些不显山不露水的场景描写,其实都是需要旧时的影像资料给到创作者一些灵感之后,才能有办法移植和嫁接到作品之中来的,既为人物情节搭好了舞台、置好景片,又因为那些近于逼真的细节,而让读者相信人物置身于此情此景之中如此的合理恰当。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比如街市上救火会的黄旗子,比如“飞虎队”机身上的涂鸦等等。
甚至还有一些有名有姓,在历史上真实出现过的人物,他们的生平经历也成了案头工作的重要内容。当他们需要与小说中虚构出来的人物产生了交集时,这些交集的合理性便需要推敲了。不过,这些人物只是推导情节往前走的某个伏线并不是故事的主角,虽然在历史上这些人物都是呼风唤雨式的,但到了这个小说里面,他们便沦落成了背景,成了佐证,成了要素。
我始终觉得创作者禹风的祖籍地便是浙江,如果没有生活经验,很难会将围着一口方塘的浙江民居的屋脊比拟成深海里围成一圈的鱼群,还有对宁波人个性当中有一些很微妙、很细腻部分的认同、反省和把握。这些如果不是有长期的生活渊源,或者文化上的浸润,那种分寸感不会如此的精准。
在人物塑造上,蛮多“双生花”的概念,乔家两兄弟,一个混迹洋场,一个心怀理想,代表的是当时中国两个相对主流的声音,实业救国以与血火革命。两兄弟的妯娌也挺有意思的,一南一北,一官一商,细细推敲一下,这样的人物设定大概率也是为了更为方便地将家国天下这样的大事,以悄无声息的方式,拉近到打板间的剪刀旁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