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言语,同频的人一个眼神就够了

世界上凡是人群聚集的地方谈论的话题无外乎三个:拐弯抹角的炫耀自己、添油加醋的贬低别人、相互窥探的搬弄是非。
—— 加西亚·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

文 / 左叔

人与人之间的磁场,这东西真的说不清楚。你说它有吧,好像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你说它没有吧,似乎又有一些明确的线索。

你有没有过这种体验,临时被揪出来参加一个跨部门的会议,牵头部门的负责人只盯自家利益,根本就不顾各家的实际情况,提一些压根就实现不了的要求。自己不明就里地坐在那个气氛尴尬的场合里,听着让人觉得好笑却又不得不忍着的话……

这时,不知从哪个角落,你跟一个从来没有见过人,忽然就对到了一下眼神。至多,也就是0.01秒的刹那吧。你在对方递过来的眼神里,瞬间读懂了那大写加粗的两个字。然后,你就释然了,原来不止你一个人觉得这样的事情荒唐,觉得这样的氛围尴尬。

除了那一刹那的眼神,再无更多的交集和言语,甚至记不得对方是谁,来自哪个部门。会议散了,任务领回去了,人与人之间的交集也就是到此为止了,但各自心中的价值判断、是非标准、个体体验、情绪感受,均在那一刹那间找到了同频共振的契机。

这几年,有一些参与临时项目的机会,除了基本人员构成之外,每一次的人员构成都有那么一点点的不同。一开始的时候,人与人之间互动都有一些涩涩的不适感。大家多少都有一些端着,彼此都在试探在时间短、任务重的情况下参与协作的边界在哪里。

这个过程也不会太长,基本上一两件事情,一两句话就判断出来这人来了是准备来干的,还是准备来看的。有些时候,甚至也不用上共同经历那一两件事情,有时候第一次座谈会开完,各自介绍完自己的基本情况,大概率也就能看出来了。

有些人身上的调性,就直喇喇地写在行为举止里面的,根本也不用着你去深入探究,基本上瞄两眼就看出来端倪来了。时间一长,想干的就极为自然地凑成了一堆,商量事情该怎么办,根本顾不上想这想那的;而想看的呢,也自然而然地凑成了另一堆,说说这个,讲讲那个,是非也就出来了。

其实也不必多讲什么,同频的人一个眼神就够了。而不在一个频道上的,讲再多,还是对不上信号,偶尔扯多了,还要再生出一些嫌隙来,矛盾积多了,反而不好收拾。大致就是这个理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