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惧年少冲动,多去给人生做加法

[hermit autoplay="false" mode="random" preload="metadata"]remote#:355[/hermit]

-

文 / 左叔

钱钟书先生说,我们年轻的时候,总是把创作的冲动误以为是创作的才华;总是把对孤独的恐惧误以为是对爱情的向往。

我猜想钱先生说这句话,是为了提醒我们在年轻的时候不要盲目,然而这句话的背后,应该也有一些深义同样也是在提醒年轻人不要妄自菲薄。

我对钱先生这句话的前半句,一直有一个相关的认知,概括起来就一句话:没有人天生就会,很多事情都是后天习得的

从未接触过的事情,虽然可能预知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但也唯有试过之后,才能真正知道自己能不能做成它。如果有人搭平台、造环境、给机会让你去试,你还不拼尽全力去试一把,那真得就是白白浪费了一次老天给你的机会。

年轻的时候,就是给人生做加法,为履历写条目的时候。在一个论“结果”的环境里,但凡只要你试成了,没人会说你冲动,只有你失败了,才会有人怀疑你的能力才华不能负荷。这也是很多人担心会失败而拒绝让自己“冲动”的原因。

这里的“冲动”,本质就是“挑战不可为”的勇气。担心这一次失败了,机会将不再会垂青自己,可是你因为没有“不计后果的冲动”,而拒绝了这一次机会,相信往后也不太会有什么机会能够轮得到你。是的,本质上就是一件你不做也得做的,不如好好做的事情

我们的才华里面或许有天赋的成份,但一定有更多的是后天学习实践的结果。学习实践最好的办法,无论做成或者做不成某件事情,都养成“复盘”的好习惯。

事情搞砸了总结经验教训是有必要的,事情做成了同样也需要分析内因和外因,看看自己是不是占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过多,不要盲目冒进,看看自己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以此方式再类推其他事情是否同样也具备成立的条件。

人不轻狂枉少年!到了某个年纪之后,你会突然发现,你拥有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外部条件,你也拥有了能够做成某件事情的心理建设,你甚至以为自己也拥有了完成它的才能,但你却发现做这些事情不能带给你挑战的愉悦感,完成它的自我实现价值。

比冲动后失败的后果更可怕的是老去了的一颗少年心。年少时,我们的文笔是稚嫩,但那些时候如果没有一个字一个字地敲下去,一段文章一段文章的码起来,又怎么可能拥有现如今信心拈来的“自由”呢?

我们对自己的认知从来都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不要惧怕年轻时候的“苍白”,不要害怕“冲动”造成的不利后果,所有人都是一样,都是需要经历不断的摔打才有可能变得越来越笃定自信的。

爱情应该也是一样的吧,我们一生都在与孤独和解、与羁绊拉扯,想要拥抱爱情,不必等到年老色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