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左叔
在《寂寞大师:世界艺术名家十五讲》的序中,也就是在《当我们谈论艺术的时候我们在谈什么》里,这本书的作者吴涛开宗明义地表明自己的态度。
他说自己的解说并不学术,也不热衷以学术的方式去研究和看待艺术。他觉得,绘画和雕塑最本质的欣赏是观看和感受,既不是“卷帙浩繁的艺术史”,也并非大众喜闻乐见的”八卦与故事“,更不是它们在拍卖市场上的”价格表现“。当然,此上这些增强了艺术品的“故事性”,但“故事性”并不是艺术欣赏的对象。
我欣赏并且喜欢这个观点,“艺术欣赏不是背书、考试、答题,我的个人观点是,如果没有感受,一切艺术知识的得到都是零,没有任何意义”。我觉得对于艺术的欣赏是非常“私人”的一件事情,同样的一幅伟大的作品,观者可能会因为相似的感受而找到共鸣,却同样也因为有不一样的感受而意识到那就是“自己”。
是的,我们会因为不了解、不知道一个作品的“背景资料”“典故轶事”“流派风格”,因为“知识”的匮乏而被阻隔在“艺术”之外,但并不会因为不了解、不知道而被“欣赏”拒之门外。我们仍旧是可以感受到一幅作品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内心震撼的。有时候,知道得太多,也会是一个“束缚”,你变得不敢轻易表达自己的感受,生怕冒失讲出外行话,也会变得将别人的感受当作自己感受,跟在后面拍手叫好。
我觉得欣赏一幅画和看一个雕塑作品,其实和为一本书写一些阅读感受一样。当然,我可以去考证作者曾经有过样的生活,然后再书中的字里行间找现实世界折射在其中的印证;我也可以详细地介绍这本书分了那些的章节,枚举了那些艺术大家,有那些比较新鲜又令人叹服的观点……
可是如果只写这些,或者说读完这本书,我只能感受到这些,我觉得自始至终,我还是困在这本书之中,还是没有办法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中找到”自己“。吴涛关于艺术欣赏的观点,大概也是如此。他在艺术欣赏上,一直在强调”感受力“是第一位的,他也在慨叹,目前我们的”感受力教育“还是一片荒漠。
这本书中枚举的十五位“寂寞大师”当中,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莫兰迪、倪瓒(倪云林)、劳特累克以及梵高。事实上,除了倪瓒之外,其他三位“寂寞大师”,我在其他书籍之中都曾经或多或少地读到过,知道一些,但又不是全然。于是,吴涛给的一些视角和他在介绍时的“叙事语境”在我看来是极为新鲜的。
吴涛在介绍这些大师的时候,几乎都是从他与这些“寂寞大师”的渊源开始讲起,第一次见到某位大师作品的时机和场合,深深喜欢上的时候曾经在哪里看过某位大师的真迹等等……作为一个“艺术普及”方向的书作,这本书之中有太多的“我”以及第一视角的表达。
作为这本书的读者,这样的表达我看到了古人与今人的“关系”,读到了观者对作品的“欣赏”,这是吴涛所推崇的,也是这本书特色所在。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自觉地回想,自己曾经在什么时机和场合,见过那些已经广泛进入传播领域的名画和雕塑作品。那些不断被翻印、被二度创作的作品们,让像我这样的一个艺术“绝缘体”也有所知晓,到底是艺术本身所具体的能量,还是拜现代传播体系的能量所赐。
我是因为它们足够“有名”而记住了它们,还是因为它们曾经带给我一些说不出来的刺激和感受而记住了它们,亦或者这两者兼而有之。关于对艺术品的欣赏”并不纯粹“这件事情,吴涛也有一些论述,很多”寂寞大师“都是经历了生前的”折腾“,过着极为动荡且不安的一生,在攀上艺术巅峰之后生命戛然而止。于是,我们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就变得没有办法撇清”同情“”惋惜“的成分。
”我们每个人在欣赏的过程中,参与了艺术,成为艺术魅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因为一幅作品而在内心里产生的震颤,也是艺术魅力的一部分。虽然类似的震颤,我们能感受到,但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但不可否认的那就是我们”自己“存在于这个世界,与他人有着些微不同的证据。
”这些感动过我们的艺术家,就是夜空中一颗颗孤独的星星,他们各自发光,但组成了动人的银河。这其中,我们自己可能也是其中的一颗,只不过不太明亮,无法闪出光芒。但我们可以用深情的凝视,来回应那满天星光“。漫天星河,你也是其中的一颗,也许不够亮,但因为自己的视野、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感受、自己的表达,同样也是他人无法取代的独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