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少女没有抵达:当纷杂的“时态”集中呈现时……

[中国台湾] 吴晓乐 著 / 那些少女没有抵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雅众文化

文图 / 左叔

读过对岸作家吴晓乐上一本现象极的作品《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从“文学作品”的分类开看,上一本的形制体量更接近“短篇小说集”。而这本《那些少女没有抵达》,在形制体量上更接近“长篇小说”。

两种体例之间,最为显著的是字数的多寡,然而这又不是简单地扩句,抻抻开,便能够实现,更为深刻的差异,是文字上的节律。这种节律,既有可能是最初出发的时候,在框架结构上设定上的仔细推敲,又有可能是熟能生巧,不断改进,持续修炼的结果。

作为一个创作者,不断地去开拓,给自己找新课题,在尝试后复盘总结,才能有所提升吧。愿意去尝试突破,总归是一个好的开始。比起很多在长篇上失焦的作品,这个作品的焦点一直都是非常明显的,内核的那些隐喻的概念,也是非常直观且坚硬的。

“世界再大,她也只想在蛹里寂静地长眠。”“十七八岁,就好像昆虫结蛹,介于毛毛虫和蝴蝶之间,我知道自己快成为蝴蝶了,但我看着自己身边的大人,觉得蝴蝶好丑,我宁愿在蛹里窒息。”在我看来,“蛹”就是这本书当中最为坚硬的“内核”了,象征着人生进入某个阶段之后的蜕变,而这个蜕变又是充满种种风险的,一小心就出现了不可预知的波折。少女的青春期,便是这如“蛹”的艰难时刻。

被命运洪流中转不过去的弯扼住了咽喉,其实未必就只有人生蜕变的重要阶段。在《那些少女没有抵达》的女性群像之中,每个人都困在自己的疆域里不得脱身。有些是原生家庭带来的伤痕,有些则是时代落下的灰尘,又被理不清的亲情羁绊裹挟着,身处其中的时候,往往更为难辨方向。

对于主旨的探讨,书中有诸多不同方向的出发原点。身为女校教师的吴依光,站在人到中年的诸多困境之中,处理学生的“身后事”,是对故事主旨的“回望”,是“过去式”的;而在故事之中的诸多“少女”,当下的困境,则是“进行式”;而作为吴依光的长辈们,自己的母亲、小姨等人物,从她们如今的强烈的控制欲之中,也能发现“过去完成式”留下来的残影。

当这些纷杂的“时态”在一个作品里集中呈现的时候,如何把握好主次强弱,又能从不同的剖面展现对主旨探讨的层次与深入,这其实还是非常考验写作功力的。

如此说,其实并没有否定的意思,只是觉得还有机会做得更为精妙一些。与以往读过她的作品一样,《那些少女没有抵达》在主旨是一贯深刻的,将目光聚焦在了女性群体的青春成长阶段上。这个聚焦点,其实也是一直以我们长期在探讨的,却又始终没有办法说明白的领域。

必须得承认,对岸的文学作品,在思辨和表达方面还是有一些自由度在的,所以对类似的领域的探讨,相对于我们而言要率真且深刻一些的。我们总免不了有些隔靴搔痒的难受劲。

此外,身为男性读者,面对书中那一众女性群像之外,那些犹如“点缀”的男性人物,看见他们身上所呈现出来的某些特质,也会幽幽地觉得,这些同样也是值得落笔去探讨的方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