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读者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阅读推广志愿者左叔,非常高兴和大家坐在一起聊聊读书。
在整理今天这场分享内容的时候,我把今年做过的线下阅读分享活动也顺便整理了一下。因为受疫情影响,今年像我们今天这样,大家面对面坐在一起聊阅读的机会特别少,我前前后后大概参与了七八场的样子,有些是作为分享嘉宾,有些是评委或者辩手的身份,但是说实话,我还是蛮喜欢像今天这样,大家围坐在一起聊聊读书的感觉。
我有试过各式各样的场子的分享活动,在一些商场的中庭,因为四周都是玻璃,讲话不停地在回音之中找缝隙,讲的人很痛苦,其实听的人也很痛苦,一方面是听不清,另一方面人来人往,大家是来消费娱乐的,不是来听你讲书的,可能只是路过而已,而我们办的一些活动,用扩音设备去讲本应该静静的,面对面交流才能够有所感受,有所体悟的内容,是不对的,是极容易给别人造成困扰的。像今天的这个现场,我是觉得舒服自在的。
阅读,始终是一件私人的事情,它的性质需要的交流的深度,而不是覆盖的广度。我觉得在一个公司里,或者在任何一个团队里面,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热爱阅读或者将阅读当作兴趣,但是有一个小组,有相对深入的交流,我觉得就是非常好的阅读氛围。咱们公事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能够想到建一个图书室,丰富大家的业余文化生活,如果社会上有更多的像咱们公司这样有情怀的企业,我相信我们国家的阅读推广率还能再提升。
在和咱们公司负责此次活动的蔡老师对接的时候,我在努力地给在座的各位“画像”,我也在努力地跟大家找身份的一致性,能够让彼此在交流之中多一些共鸣感。每一个站在台上的分享者,如果分享的内容与听众之间如果没有贴近性的话,那个分享的内容是定位不准确的。
蔡老师一直跟我说是年轻的朋友,内容轻松一些就好了。之前我到企业分享的机会不多,我理解大家可能都是学理工科的背景,我是学中文的;大家都是年轻人,我是一个70后,妥妥的中年大叔,大家除了阅读之外,消遣打发时间的其他娱乐方式还有很多,我可能偏爱阅读写作多一些。我和大家可能一样的部分是异乡人。所以最终,我把今天的分享主题就定成了“大地上的异乡者”。
今天的主题可能轻松谈不上,可能它还有一些敏感和尖锐,我尽量以温暖的、轻松的方式来解读这些作品,把主题紧紧地扣在我们“大地上的异乡者”这个身份上。今天我要分享的三本书分别是:黄灯的《大地上的亲人》、袁凌的《寂静的孩子》以及陆庆屹的《四个春天》。
读完黄灯的《大地上的亲人》,内心里涌起预期中五味杂陈的感受,这些感受一半来自于自己的成长阅历,另一部分来自于阅读其他作品积累下来的情绪。让我更加深切地感知到农村问题是一个机制体制为根的庞大复杂的系统问题,历史滚滚洪流是另外一套话语体系,而那些鲜活的有血有肉的人在大地上奔走流离的命运才是时代演进面目模糊的主角。
在自序之中,黄灯的文字一直保持着某种“学术研究式”的警醒,也在暴露家族私隐的两难之中权衡。“悲伤是一个家庭不能碰的秘密,将家人的痛苦悲伤公之于众”也许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然而对于个体样本身后的庞大群体而言,这样的“牺牲”如果能够唤起共鸣和反思则是“功德”一件。
这本书给予我最大的触动是自我身份的认知,我与黄灯的经历几分类似的地方,在读小学阶段离开农村并且再也没有回去过,农村与我之间的连接同样也是那些“大地上的亲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童年记忆里的乡村早已不是当年的“图景”。
黄灯说“一个人只有外出了,才会站在高处,俯览出生的村庄在地图上的位置,才会在乎家乡河流的来路和去向”。然而更多的人其实是像我一样,离开了却没有回首的意识和勇气。我们以能够摆脱困在土地上的生活为目标,离开之后也不曾想过能够有所回馈。
黄灯的《大地上的亲人》触及了农村社会转型阶段的诸多尖锐的社会问题,比如社会风气、基层组织、农村教育、违法犯罪、留守儿童等等,每一个点其实都有诸多可以展开的枝节,然而这本书的诉求并不是要给这些问题一个破解的答案,而是期待能够有人将更多关注的目光放在这个土地上。【更多内容】【衍生推荐:丁燕《工厂女孩》】
因为读过袁凌同为“非虚构”作品的《青苔不会消失》,所以读到《寂静的孩子》时并不会因为“散文诗”般的文风而深感意外,反而会特别欣赏和享受他在文字表达过程中追求“陌生化”而产生审美上愉悦感。
比如,写一对靠着缝纫手艺生活的母子因为现实困境即将分开时,他说“似乎一副最长的线圈,从轴上拆下来,可以从妈妈的心口,一直牵到老家砀山的乡下,缀到政宇的心口上,时间和距离不能挣断。”
比如,写偏远乡村互相扶持的祖孙两人生活处境时,他说“早晨五点,天地还是一块黑锅底,奶奶手里的小手电筒,把锅底捅破了一点点小口,越过老屋的门槛去灶屋劈柴生火……”
我觉得“非虚构”与“陌生化”之间并不矛盾,“非虚构”的基础同样也是人的主观感受,与其以“干巴巴的表述”来维持形式上的“非虚构”,还不如将一个旁观者在面对人世风尘中那些幼弱无助时,内心难以平息的涌动放进这些文字里。【更多内容】【衍生推荐:袁凌《青苔不会消失》】
《四个春天》为什么会成为现象级的作品?看纪录片的时候,我就有在思考。我起初以为是它自带的蓬勃的、向上的生活姿态。我们都在烟火里穿行,很容易就被生计磨得颓败不堪,看到一家人“随时随地唱起来的”的状态,会觉得所谓的幸福温暖大概就是这样。
可是除此之外呢?一定会有一种更深层的触及,才能够在社会引发广泛的共鸣,而这一点是纪录片中欠缺交待的。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意识到,因为记录人是陆庆屹,他的镜头无法记录并还原子女归巢又离开之后的父母,所以我们没有办法看到更逼近“乡愁”的部分。这一点,文字的《四个春天》给予了补足。
很长一段时间,一提及“乡愁”,我们首先想到的烽火连绵之后,余光中笔下的“人各天涯”。拉近到我们这个世代,总觉得再难也敌不过那样的分离。可是,我们这个世代却有着更为庞大的人口迁徙数据。
县城是中国最为普遍的建制单元,应该有超过一半的人口散落在像贵州独山这样的小城之中。无法这样的城市解决求学、谋生的出路,抛下父母亲人,追逐梦想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城乡二元结构,区域发展不平衡,就这样极为自然地割裂了朝夕相伴。
纪录片《四个春天》记录下子女成年之后的唯数不多的团圆,这就是超过近4亿国人正在经历着的生活画面。【更多内容】【衍生推荐作品: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
我说的再精彩,也不如书写的精彩。希望各位有机会,能够跟这几本书遇见,也可能阅读之中有属于自己的收获。一个作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视角,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感悟,我能看到的我知识储备和视野层次局限的部分,在座的各位回头去看有可能会觉得精彩,也有可能会觉得乏味,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也是很好的事情,最坏的结果就是大家的收获都一样。这个世界的精彩,在于我们都有各自最真实最直接的想法,彼此尊重,和谐共生。
最后是开放提问的环节,我也有准备一份小礼物送给提问朋友。如果没有人提问,我就这份礼物放在公司的这间图书室里。我分享一下,在其他阅读活动经常会被人阅读的几个问题:第一个最常碰到的问题是我们怎么选书?第二个比较常碰到的问题是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第三个读书的效果好像不怎么好,前面读后面忘,怎么办?第四个常见的问题是读电子书行不行?
“大地上的异乡者”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间书店的标语这间书店的名字叫南京先锋店,我读大学那会儿,这间书店就开在我们学生生活区的南门,这么多年过去了,它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的文化地标。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在现实世界里,我们是“大地上的异乡者”,在精神世界里面,我们同样也是,在人间匆匆几十载旅居,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在物质层面上会有差异,但本质上是精神世界的不同。
时间过得真快,感谢各位静静地坐在这里听我讲完这些,我是阅读推广志愿者左叔,相信有书有阅读的场合,我们还会再遇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