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 左叔
读完黄灯的《大地上的亲人》,内心里涌起预期中五味杂陈的感受,这些感受一半来自于自己的成长阅历,另一部分来自于阅读其他作品积累下来的情绪。让我更加深切地感知到农村问题是一个机制体制为根的庞大复杂的系统问题,历史滚滚洪流是另外一套话语体系,而那些鲜活的有血有肉的人在大地上奔走流离的命运才是时代演进面目模糊的主角。
同样都是聚焦在社会转型期农民群体的作品,但相较于新疆移民东莞的女作家丁燕的《打工女孩》那样侵入式的体验作品,黄灯的《大地上的亲人》则完全是沉浸式、溯源式的作品。丁燕是将眼前的人间烟火细述给你看,而黄灯则将目光投射到这些人间烟火的来路。
在读这本书的半途,我曾经在微博和朋友圈里推荐并且感慨,这些原本有文学创作承担的社会责任,却在某种说不清楚导向上渐渐地被人遗忘。“天聋地哑的悲剧,若不能用文字呈现,最后只会被生活的泡沫冲刷得无声无息”,然而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忙着改编剧本捞热钱,没有人真正关心大地上的亲人可否体面且有尊严地活着。
在自序之中,黄灯的文字一直保持着某种“学术研究式”的警醒,也在暴露家族私隐的两难之中权衡。“悲伤是一个家庭不能碰的秘密,将家人的痛苦悲伤公之于众”也许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然而对于个体样本身后的庞大群体而言,这样的“牺牲”如果能够唤起共鸣和反思则是“功德”一件。
这本书给予我最大的触动是自我身份的认知,我与黄灯的经历几分类似的地方,在读小学阶段离开农村并且再也没有回去过,农村与我之间的连接同样也是那些“大地上的亲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童年记忆里的乡村早已不是当年的“图景”。
地处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故乡,沟渠交错的田野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成片的灯具制造工业园。经济发达了,人口稠密了,人与人之间的往来和精神期待却发生了嬗变。爷爷奶奶过世后,父母搬来与我同住,也开启了他们“黄昏漂”的岁月,而我有快十年时间没有回过故乡,硬生生地割裂便是我对过往“来路”的不自信与介怀。
黄灯说“一个人只有外出了,才会站在高处,俯览出生的村庄在地图上的位置,才会在乎家乡河流的来路和去向”。然而更多的人其实是像我一样,离开了却没有回首的意识和勇气。我们以能够摆脱困在土地上的生活为目标,离开之后也不曾想过能够有所回馈。
去年岁末的时候,也许是天气太冷的关系,我有陆续回忆起小时候的吃物和自酿米酒的事情,写了两篇小短文,一篇是《此生好吃的几个瞬间》,另一篇是《如今过年,忆不得那杯浊酒香》。似乎一下子拉近了自己与故乡、与回忆之间的距离。然而,毕竟与没有现如今的参照,所有的回溯只能停留在回忆上,更不要谈对现状反思了。
黄灯的《大地上的亲人》触及了农村社会转型阶段的诸多尖锐的社会问题,比如社会风气、基层组织、农村教育、违法犯罪、留守儿童等等,每一个点其实都有诸多可以展开的枝节,然而这本书的诉求并不是要给这些问题一个破解的答案,而是期待能够有人将更多关注的目光放在这个土地上。
黄灯书中所涉及湖南、湖北两地乡村也许在一些人眼中并不具备整个中国的典型意义,然而即便是我现在身处的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其实农村也有它哀伤,因为我无法深入具体感知到个体的事例,所以我只能引用我在苏州大学培训期间听刘向东教授的调研成果报告中的一些内容。
刘教授调研报告中提及苏南地区“并家子”风俗,长辈要给结婚的晚辈巨额钱财,包括已经到了退休年龄的祖父母辈,联婚之际实现了财富的代际传播,主要原因还是年轻人的收入无法支撑有房有车的“光鲜生活”。而祖父母辈的收入来源主要包括村级经济收入分红和参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如清扫街道卫生)获取,然而这种情况下,年轻人却因此失去了生活自主权,在孩子姓氏问题上的纷争导致了婚姻的破裂,另一个面向也滋生年轻人的依赖心理和“啃老问题”同样是农村社会不可忽视的症结,然而却没有像黄灯一样的人愿意直面这样的问题。
在黄灯的书中,一些出现在报章的上概念被描绘出来具体可感知的事情,比如信息化时候下农村传统消费正在被消费主冲击可能体现在农二代南下打工只为了可以换能够玩微信的智能手机,辛苦打工却存不下多少钱的原因是花在换手机和手机上网之上了。农村年轻人的婚恋有一部分是从网恋开始的,但又在传统的媒妁之言下达成结果。在她的书里,概念不再是概念而是具体的可记述某件已经发生的事实。
黄灯的父亲是一位有四十余年教龄的乡村教师,而黄灯本人是中山大学中文系的博士,是70年代农村出生的那一代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人。也许正是这样的背景,面对现如今的农村教育,她直言“我们几乎是赶上了教育资源相对公平的末班车”,而最让她感受到的唏嘘的整个乡村对教育改变阶层不再抱以“信仰”。阶层固化和上升通道受阻,在现实中就是一句“读再多书还不是要出去打工”再朴实不过的话。
乡村有诸多现实问题,当然也有向前推进的一面。她在书中也一再强调无意将呈现乡村破败的一面,然而整本书所呈现出来的整体氛围仍旧是无法突围的困局感。她在后记中,有这样的表述:城市的光鲜,不应该以农村的颓败、荒芜为底色,平衡而稳定的社会结构,要实现可持续良性发展,必然要顾及到最广大的人群,以期实现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这大概就是她的期待诉求吧。
从始至终,她都没有系统地一一罗列出农村发展之中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并且梳理成纲目企图给出答案,她只是在讲述自己生命里无法分割的亲人们的境遇,通过这些典型或者非典型的样本,来展示这些现实问题所带这个群体的磨难,挣扎无果后的悲怆与哀伤。
黄灯,女,湖南汨罗人。200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广东金融学院。主要从事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业余写作随笔,曾获2016年《十月》杂志“琦君散文奖”。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副标题: 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
出版年: 2017-3-1
页数: 380
定价: CNY 49.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16806944
简介:
2016年春节前夕,一篇名为《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的文章,以一个农村儿媳的视角,记述了生活在湖北农村的婆家三代人的命运变迁,引发了全国乡村问题大讨论。借此契机,作者黄灯将十三年来未中断的乡村书写重新结构、写成此书,详细记录了婆家、自己家、外婆家所在的三个村庄家族的人世浮沉。黄灯对自己亲人真实、详尽、深入的记录和剖析,为国人思考乡村问题、中国社会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样本。
黄灯在书中展现的三个村庄——丰三村、凤形村、隘口村,横跨湖南、湖北两省,尽管彼此看似毫无关联、相距遥远,但生活于此的亲人因为拥有共同的“农民身份”,他们面对的挑战和危机几乎如出一辙。在三十年来的社会转型过程中,现代性裹挟城市的面具,彻底渗透到村庄、渗透到生活于此地人群。黄灯借由亲人的遭遇,试图展现出身为农的亲人和命运抗争的复杂图景,追问中国村庄的来路与去向,也借此袒露内心的不解与困惑。在黄灯笔下,乡村不再是寄寓乡愁的载体,而是一个知识分子倾其智识、关怀于其中的“问题的场域”——凸显真相、直面问题、寻找可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