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立场不认同的不必强融

[hermit autoplay="false" mode="auto" preload="auto" ]netease_songlist#:1412478063[/hermit]

-

文 / 左叔

职场中,我们无法避免会遇到一些“不太情愿去做,又不得不做”的事情。

这些事情如果是触碰“底线”的那种,我们自然会有断然拒绝它的理由,但很多时候,这些事情和原则压根不沾边,想要推掉一时半会儿想不出合适的退路。

有些时候,我们还会被形式主义的“虚无”给困住,一番头脑风暴之后,形成了“满是坑洞”的创新方案。现场的每个人都看出了问题所在,但就是没有人愿意“出头”直言不讳地讲出来。这大概与多半的微信工作群最终都沦为“拇指群”同理。

在只图形式的“歧途”上努力,内心里会觉得这一切很荒谬。想想所有的努力付出,最后只是为了一张“好看”的照片,只是为了某种形式上的“新颖”,只是为了总结材料上某个“亮点”。

在这个过程之中,如果你顺从了对方的价值取向,注定只会从这些令人厌倦的事情之中穿行而过,不会有太多的收获。你需要在这些“无意义”的事情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取向”,即便是“硬着头皮上”的,也要让“头皮”收获成长。

最近,被人“按在”一个核心是“演讲”,形式上是“辩论”活动中,内心里经历了“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在做什么”的灵魂拷问,最终还是找到了和解的办法。

虽然知道“听话”、“套招”是将这件事情做“漂亮”的前提,但无奈这样的“漂亮”让我觉得很“虚无”,所以注定了要走一条“不太寻常的路”。

这件事情让我觉得有价值去做的点,是我对其中的“辩论”是感兴趣的。它让我在自己现有的能力范围之外,找到了一个新的“成长点”,让我有机会去接触此类的“表达输出”,并且有可能收获新的经验和感受。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在《严重的时刻》中写下这样的充满哲思的句字: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走,无缘无故在世上走,走向我。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死,无缘无故在世上死,望着我。

读完之后,有一种近似于“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感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人生如果这样看,也很虚无。然而,我们终究要找到属于自己的、活下去的意义。

“辩论”与我熟悉的“演讲”有诸多不同:它一定是各位“辩位”之间配合的团队战,打得是一套“组合拳”;一定有很多的准备是现场表达时用不到的,因为在现场有限的时间里只能“抓大放小”,挑重点的说。

知晓自己的弱点在哪里,尤其是应变上的弱点,遇到激动容易“语结”的状况,还是保持自己“慢条斯理”的节奏比较好;有“封边”意识是好的,但是人无法扎出一个没有缝隙的“篱笆”。天然立场不认同的剖面,还是尽量不要去碰,因为对于“初学者”而言,没有强大的逻辑定力,容易将自己绕进去。

同样,天然立场不认同的“价值取向”,不必违心强融,你还可以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找到新的、有价值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