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错觉I、II:思辨性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

赵运涛 著 / 历史的错觉I:真相不止一个 / 人民东方出版传媒 / 东方出版社

文图 / 左叔

挺有意思的“一辑”书,共计两册。这两册,极有可能算作是“投石问路”。如果效果好,可能后续会有“二三四”吧。书的内容方向上,依我看来大概率可以归类在“文史科普”方向。

缘何要提“科普”两个字,就是我们在“应试教育”体系里面培养出来的人,思维模式上容易有“是否观念”,看问题容易“非黑即白”。

好像正确答案,永远都是唯一的。然而,社会经验告诉我们,很多问题不是这样子的,外在表象可能是差不多的,答案可能会是多种因素利导而成。文史领域留下来的内容,多半都是经由人不断加工而成的,在没有足够的考古实证支撑的情况下,哪一句是真,哪一句是伪,其实是极难分辨得清楚的。

很多时候,历史的“真实”恰恰是观念的“真实”,期待的答案成为所谓的“真相”。这辑书提供了“唯一答案”之外的一些选项,至于这些选项,是不是可信,值不值得推敲,有没有可能成为共识,这些或许可以交给时间去解决。趣味性,可能是创作者更为看中的,但我反而觉得,对于读者来说,思辨性才是这辑书真正的价值所在。

赵运涛 著 / 历史的错觉II:探案古诗文 / 人民东方出版传媒 / 东方出版社

知识点,考验的是记忆力,观念考验的是思辨力,这些都有可能通过某些训练达成某种效果,但是思维模式的改变,在我看来却是极难的。人认知世界的方式,容易在某种惯性之中不断地加强,然后形成一种很难自知的“俗套”。这个时候,阅读可能会对扭转我们固有的认知模式有所帮助。

尤其是像《历史的错觉》这样的书,它们会帮助我们解开一些困惑,同时也会帮我们厘清一直以来在观念上似是而非的情况。比如在这辑书的第1册中,有关于中西方近现代名人的一个比照,达芬奇与唐寅近乎同时代,但在我们的观念之中总有错落,更多的因素是中西方历史划出近现代的界线不太一样。

西欧划的那条线是“文艺复兴”,中国划的那条线则是“1840年”。我们这个显然会短很多,所以往往会觉得在那条线之前出现的人物要早于西欧。

“文史科普”类的书,也会因为知识点过于密集,而让人觉得“难以下咽”。我读这两册书的过程之中,中途还出了一趟差,又隔着读了一本小说,再“回转过来”继续读,一直都没有太多的困难。尤其是第2册,虽然有一些罗列的篇章,但也觉得挺好的。而且,也并不是以“穷尽之法”来撑满篇幅。

看得出来,“趣味性”是创作者“引以为傲”,其中一些字句是联系到当下热点的事件,无论是学术上,还是社情中的,反而会让我思考自己的某些表达,应该以怎样的方式进行优化更为妥当一些。如此看来,自省与反思真的是无处不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