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 左叔
我常有时间空耗的焦虑,最近这一年被折磨得很厉害,尤其是吃饭应酬这件事情。它打破了我原先的计划安排,一个怎么也散不掉的饭局,就像一个黑洞一样吞噬掉我的其他可能性。虽然我的其他可能性并不重要,也不必要,但并不妨碍我对失控这件事情产生焦虑。
尽管每个人的焦虑点不太一样,但我们处置焦虑的方式大抵相同,那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出改变。这个模式,与河森保在他的作品《进击的智人:一部由匮乏塑造的历史》中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人类这个生物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不断地面对匮乏的挑战,最为关键有效的努力就是尝试做出改变。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在网络综艺节目中见过河森堡,但印象更深刻的是他在《一席》的演讲,那场演讲的主题与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是有重合的。演讲过程中,可以看他在国博(国家博物馆)讲解员岗位所受的良好的职业训练,语言的趣味性和控场能力让人类文明之前、远离我们现实生活的相关知识变得平易近人。
读《进击的智人》,我可以感受到这种平易语感的延续,它让我们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那些远在我们烟火之外的、宏大的主题。在我的理解,河森堡所提到的匮乏是一种失衡,而在追求“对称美感”的智人一直都在努力地寻找某种平衡,而找寻的过程就是我们推进改变的过程。
整本书其实分成两大块内容,一部分是匮乏塑造人类,另一部分是匮乏影响了文明史。
第一部分的内容弥补了我认知上的空乏。长久以来,我一直理所当然地将中国人视为北京猿人的后裔,然而按照现如今的人类学研究成果论断,几乎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从非洲大陆走出来的智人的后代,至于北京猿人缘何会消失,智人凭借什么力量散布全球,在这本书中都比较详尽的交待。虽然有些观点目前只是假说或者推演,但平易近人的表述方式,让人不太容易产生反驳抵触的情绪。
第二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华夏文明来写的,这其实也是河森堡作为国博讲解员的主业领域,同时也是读者相对知识储备相对充足的地方。不过这个部分,河森堡给了一个读者也许不曾思考的切入视角。因为生产力水平、自然灾害等原因造就的匮乏对文明进程的影响。这个切入点同样打破了我们的固有认知,比如我们对于宋金征战,民族情节这些内容有了不一样的理解。在过往的阅读中,我们没有考虑过雪线南移、农牧之争。
虽然河森堡在《进击的智人》的《跋》中几番谦虚,但我得这本书是它的价值的。它提供了一个相对崭新的视角,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以为熟悉的这个世界。我觉得这也是一本有必要留给孩子去读的作品,尤其是他对人类这个生物从何而来又将抵达何处感兴趣的话。
他在书中致谢妻子,“是她手把手地把那个曾经一塌糊涂、愤世嫉俗的青年慢慢调教成一个为人所知的文博工作者、一个科普作家、一个自省进取的男人”。我猜他在这个过程中,一定感受到了某种匮乏与失衡,并且做出了积极正向的改变。我们能去往何处,应该在于我们在匮乏中做出什么怎样的适应和改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