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看麻了,只能用这两句消解荒唐

文图 / 左叔

想要真正认识一个人,不需要走到“过命的交情”这一步。只需要给一些“不得不做”的压力,让他们去做“极限二选一”。在“是非题”的压力面前,一个人的“底色”就会裸露出来。

不要说“十个指头弹钢琴”了,一两件手头事能够“弄弄像”,不少人就已经捉襟见肘了,“顾得了头,就顾不了腚”,四处漏风。“没吃过猪肉,还没有见过猪跑吗?”,这话是粗俗了些,但也是在提醒人要去总结过往,形成机制,应对未知。这也是思辨、分析、应对、实践等领域的能力啊!眼下的事要做,也要边做边复盘啊!无奈想不到这么深!

有没有能力,是需要经事历练的,也就是那句更为通俗的话,“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所要表达的主旨。嘴巴上的“功夫了得”,到了“见真章”的时候“落了下风”,如此的“银样蜡枪头”倒也是蛮常见的,周遭尤盛。讲起来天花乱坠,摊开看看破败不堪。唯有的一点能力、时间、精力和资源,都放在了“裱花”上了。

可能,大家最初的本意都不是如此的,敌不过如今就是如此的风气,把人拎起来的机制,纵容了一些粉饰、造假以及速成,逼着人不得不下场去卷。把“想法”当“做法”,将“说过”当“做过”,不仅数字是虚的,连撑住一人、一事、一地、一城的底气也都是虚的。

如此操作,确实风险大,但在“击鼓传花”的局面里,只要不炸在自己的手里,赢面也是更大的。琢磨计划方案的,永远都不是做总结报告的,谁也不必面对交不出答卷的尴尬。只管把试卷写满,最后反正也没有人批阅,这样的情势,只会把吹牛皮的胆子越养越肥。

只管把卫星放上去,至于这卫星能不能转,转到什么时候,能不能收得回来,早拍拍屁股鸡犬升天了,烂摊子留给后人,管他去死了。上行下效,有样学样,结果都是半途而废、另起炉灶、再搞一套,耗的是牛马的气力,烧的是血汗脂膏,还要恬不知耻地在话术里,将“道义”二字冠冕堂皇地放在前面。

说实话,真的是看麻了,一点脾气都没有。只能用那最顶用的两句名言“关我屁事”“关你屁事”,来消解这一切的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