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把秘密告诉了风,
就不要怪风把它带给整片森林。
——纪伯伦
文图 / 左叔
在《大自然的社交网络》的第十七章《关于科学的语言》中,德国生态保护学者彼得·渥雷本,也就是这本书的作者,以极短的篇章简述了自己一脚踏进写作者行列的经过。
作为从小就立志在自然保护领域中做出一番事业的人,他曾经做过德国林业管理局的公务员。因为要实现自己的生态理想,在工作多年后又辞掉公职去管理一片环保林区,一直都在致力于努力恢复这片森林的原始生态。在他的工作中,势必会有担任参观讲解的任务,需要面对媒体镜头,也需要事先备好讲解稿。这个过程可能算是他涉足写作的开端。
和我们很多许常人初次面对镜头的状态差不多,回看视频时的羞怯感是因为发现了自己有很多“呃”这样无意识的语助词;会发现自己写下来的东西运用了太多的专业术语,而讲座上从“现场观众耷拉下来眼皮”的反馈里看到自己讲述内容的空洞无味;也会清醒地意识到写出了一堆将来不知道要在哪里发表的作品,而碰到出版商的机会从来都是微乎其微的。
为了出镜时表达得更加流畅,需要我们不断的练习;为了写作语言表述得更加生动,需要我们调用煽动性的字眼。可是等到一系列的作品出版之后,却又会有“反噬”效果。学术界觉得他太过“感情用事”了,将草木森林“拟人化”了,“鼓动”着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抵制一切“反自然”的行为。
▼
这一切在我看来,其实都是一个“度”的问题。就像我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有意识到最近一两年我读环保自态类的书籍明显增多。这是周遭环境恶化倒逼的结果?还是自己本能地选择去补充认知体系上的不足?我并没有深究过,但我知道它在量上的增加,势必会鼓励着我去探索“度”的深遂。
本质上,我们对于一这个世界的理解和认知都是主观的、片面的,每个人都有一个立场去理解我们所身处的这个世界。在彼得·渥雷本的眼里,“草木无情”是人类的误解,森林通过根系、菌丝、温度、湿度、营养元素、生物信号等形式织成了一个巨大的、不可见的网络。循环、代谢、重建、构造等等,都是这个巨大网络中满是生机的力量。
这样的解释,是对于常识的一种补充和延展,也让我们对家中“圈养”在盆里的绿植、对于城市街道旁被困在小方格中的行道树有了一些不一样的认识。同样的东西,在每个人的眼里,会呈现出不一样的属性。
▼
这让我想起了《奇葩说》第五季导师薛兆丰教授。作为经济学家,他在面对诸多并非经济学领域的辩题时,都会给出一个经济学视角的方向。也许这个方向并不是最适合这个辩题的,但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解开这些问题的全新视角。
在屏幕上看到他不苟言笑、一本正经地置身于综艺化的环境里。这种极明显的“错位感”本身就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议题。在我看来,这就是这个节目在经历了五季的演化以及不断被“阉割”之后仍有一线生机的原因。
彼得·渥雷本在这本书中所呈现出来的环保理念,是强调减少人为干预、强调自然万物之间的彼此关联、强调保持好物种的多样性。这是他对自然的认知和理解,我觉得这样的认知和理解同样适用我们人类社会。这个世界的丰富与精彩,正是因为我们彼此和而不同,而包容是关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