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孤独的同义词是“出走”

台湾著名美学学者蒋勋的《孤独六讲》在大陆火了起来。写这本书时,台湾的“假象文化”很严重,蒋勋感到当时他所接触的年轻人有自我分裂倾向。他很希望年轻一代可以从这本书里得到救赎,找回孤独。他说:“美学的本质或许是——孤独。”

“六讲”包含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
众声喧哗却无人肯听的“语言孤独”;
始于踌躇满志终于落寞虚无的“革命孤独”;
潜藏于人性内在本质的“暴力孤独”;
不可思不可议的“思维孤独”;
以爱的名义捆缚或被捆缚的“伦理孤独”。

悦读:孤独的同义词是“出走”[hermit auto="0" loop="0" unexpand="0" fullheight="0"]remote#:204[/hermit]

“每个人都在说,却没有人在听。”
“每个人都急着讲话,每个人都没把话讲完。”

坐在北方的出租车上,常能听见call in收音节目里大量听众对着电台主持人倾诉心事。关于不顺利的婚姻生活,关于音乐的品味认识,关于隐秘的性事问题……记得很清楚的一个节目叫《叶文有话要说》,主持人直言快语,用词狠辣,常常不由分说将听众一顿痛骂。而偏偏有一些极度渴望暴露隐私的听众,即使冒着劈头盖脸痛骂的风险,还是要讲出自己家里丈夫出轨、孩子不听话或者小三太狡猾的故事。

他们真的是来咨询问题的吗?显然不是的。这个节目的火爆度说明了一个问题,当今社会的人倾诉欲很高。“因为人们已经没有机会面对自己,只是一再地被刺激,想要把心里的话丢出去,却无法和自己对谈。”

“人们被孤独感驱使着去寻找远离孤独的方法。而这种想要快速打破孤独的动作,正是造成巨大孤独感的原因。”究其根本,可能是大家伙都太拿自己的孤独感当回事了。其实孤独就像是小感小冒,谁都会有,总是去想着这事儿挺大的,我必须得让自己看得热闹起来,这样会适得其反。因为真正能让自己远离孤独的方法从来都不是倾诉和分享,而是充盈个体的内心,学会处理情绪,学会了解自己。

儒家思想中有一部分抵抗孤独的因素存在。没有人特立独行,大家都遵守“中庸之道”,不做第一,也不做最后。我们的儒家文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构成了当今中国的群体文化。蒋勋在书里提到了五四运动、鲁迅的小说、老庄和竹林七贤,这些都是抵抗群体文化的代表。老庄的哲学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他鼓励个人孤独。

其实当代人是不是可以从老庄的理论中多吸取出一些营养出来?当人云亦云成为普遍现象,都被迫隐藏真实想法的时候,社会文化是很难进步的。现在绝不缺少随波逐流的人,缺少的是敢于说“不”的人。

官僚控制、文化植入还是社会氛围的因素,导致如今面对沟通这件事的时候,会出现很多不可思、不可议的问题。人们拒绝探讨。为什么?因为大多数人认为结论比思考本身更重要。

悦读:孤独的同义词是“出走”

一个国家的文化中只有结论而无思辩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哲学的起点是怀疑,如果只是读别人讲过的东西,只是继承和模仿别人的想法,那么这个人和机器人有什么区别呢?大家不能只讲一样的话,没有一种思想是百分之百的正确。就像我们常常会说一些人“三观不正”或者“思想异端”,但是当代的思想放到几千年之前,同样是异端,同样是背叛文化。

孤独是思考的开始,一个具备着别人难以媲美的观察力和思考力的人,他的世界注定是和别人有距离的。某些新鲜观点的提出意味着与他人逆道而行,这是一种大胆的出走,对以往的陈旧论点而言的出走。

书中说“这是一个愈来愈孤独的社会”,我想这个孤独指的应该是个体为了逃避孤独从而导致的孤独,并不是指集体的出走行为。在我看来,我们当代的出走行为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生为了不挂科苦背公式,亟待就业的人群为了谋生失去兴趣,而不同职业的人被市场打了不同的标签。

社会环境令很多思想异于常人的人张不开嘴,张开嘴了也发不出声音,发出了声音也传播不出去。这就导致了更多想发出声音的人被迫闭嘴,被迫闭嘴令这一拨有着独特思想的人倍加孤独。

但这个时代显然比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代要好,也比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时代要好。我们这个时代对于不同的东西的接受程度是要好过之前的任何一个时代的。这个时代也比任何一个时代更需要真正孤独的人。

你要渴望孤独,享受孤独,它正证明了你的生命是丰富而华丽的。

悦读有声音乐杂志

录音:苏晨
制作:苏晨
文稿:少女阿C
原题:【孤独的同义词是出走】|蒋勋《孤独六讲》书评
配图:小躺(崂山寂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