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未必记:关于读书笔记的那点事儿

悦读未必记:关于读书笔记的那点儿事

分享人 / 左叔

各位读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谢谢主办方图书馆的邀请,让我有机会能够站在这里跟大家聊一聊“关于读书笔记的那点事儿”。当然,就像大家看到的PPT那样,在分享这个主题的时候,我稍微“任性”了一下,取了一个标题叫《悦读未必记》。

乍一看,好像跟今天的主题是反其道而行之的,但是我会在稍后的分享当中,来慢慢解释这个标题,也希望借由这次分享,来换一个角度来看待我们做读书笔记这件事情。今天的分享,大概有以下几个环节,我来说说我自己的经验,谈一谈自己的体会,也想听听大家的一些做法,在互动交流之中互相学习借鉴一下。当然,虽然说是分享,也谈不上是什么“一家之言”,基本上就是自己怎么做的,描述一下而已。有说得不对的,说得不到的地方,也恳请各位多提宝贵意见。

今天是7月9日,回头看看,2022年已经过一半多点的时间了。写半年总结的时候,我就有点慌,日子过得太快了,好像也没有做成什么事情。两手空空地走了这半年时间。今天这个分享呢,我跟图书馆工作人员梁烨其实约了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一直就延宕在那里。

作为一个阅读推广人,上半年约好了,最后又不能办的线下的分享活动,其实还蛮多的。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静默当天的上午,我们在南园娄东书房以“手刀”的速度在赶拍阅读节的线上分享的视频。像我这样子面对镜头需要一点点适应时间的人,那一天可能也是潜能被激发出来了,半分钟的视频,当场改了台词,居然也能一条过。现如今,我们回首那样的日子,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什么想感受,我就是觉得生活中那些如常的东西突然变得特别珍贵,而我们因为太多的意外,太多的禁止,而让很多事情变得不确定起来。我以前是一个基本上没有什么拖延症的人,如果约好有一个线下活动,我会早早地开始做准备,会把PPT提前做好,发给主办方,让主办方有一个可以提前审一审的,把把关的时间上的提前量。

但是因为这段时间,一直取消,一直不敢敲定时间的关系,我觉得惯出了我拖延症的毛病。比如像今天分享的PPT,我一直在开玩笑说,我到底是做还是不做呢,我之前做的几个PPT,最后也没有派上用场,时间改了又改,一直也没有提上议事日程。是不是我不做,这事情就能成了。

当然,就是开玩笑的一句话,不过有一个感受是非常强烈的,就是在那些需要天天蹲在各种群里面关注哪里有“天黑请闭眼”的消息的日子,在那些不知道明天要不要去上班,去哪里上班,去哪边当志愿者的日子,读书变成了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事情。让我们从一种漂浮的、不确定的、焦躁的情绪之中释放了出来。在字里行间之中找到了依存感,在抄抄写写之中凝聚了心神,从不停地刷新生怕漏掉什么的不安全感中释放了出来。我觉得这是在这段时间里的最为强烈的感受。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是不是和我一样。稍后互动环节,如果大家也有想要表达的,我也希望能够听听大家的感受。

聊到读书,前几年我比较空闲的时候,一年大约在一百本左右,最近一两年时间比较紧,事情比较多的情况下,我基本上一年在七十本左右。纸质的、电子的加在一起。这七十本书,我不管长短、好坏,我在读完之后呢都会写一个千字文,聊一聊自己读这本书的感受,会发在我自己的网站上、豆瓣的书评里还有新浪微博的专栏中。一年读这么多书,我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读到这么多,你能记得住吗?说实话,记不住。

以前读书的时候,我觉得我背书还是挺厉害的。我不知道大家记东西是什么一个状况。我的记忆方法有点类似于图像记忆法。我背书有点像对着课本拍了一张照片,我能回忆得起来,这段文字在书面的左边还是右边,大概在那边段开始转页,在那个字那边开始换行。不过,这个技能出了校门就渐渐丧失了,我现在记忆力极差,久远的事情牢一些,眼前的事情转头就忘记,天天在找眼镜、找钥匙、找手机等各种找之中度过。

我也挺别佩服那些博闻强记,在阅读这件事情上可以随时随地信手掂来的人,但我天资平平没有办法做到这件事情。我想在座的各位读者,应该和我也差不多,基本上也会遇到遗忘的这个问题。我除了一些背得很熟很熟的诗歌,会一直记得之外,其他的基本上读过了,写完了,发到网站上之后,我就会迅速地忘记掉。

我甚至会觉得,抵抗遗忘这件事情是我们人类面临的终极挑战,也正是因为需要面对这样的终极挑战,我们人类才开始学着搞事情。为了怕忘记事情,开始搞结绳记事,开始在山洞顶上画下走兽飞禽,又怕这些画被磨灭了开始搞石刻,又怕这些绳子别人看不明白、这些图别人解不了,于是我们开始创造文字,开始传播文明。人类的文明,本质上就是抵抗遗忘的产物。一个人不想忘记自己的体悟,于是在某处做了个记号;一代人不想忘记已经积累的经验,于是开设了学堂。

当然,文明的产生不可能是唯一的因素推导而成的,但为了记住什么,才有了我们今天这样的社会形态,我觉得也未尝不是一个看问题的视角。说这么多,我只想说做这件事。可能我原本也不想记读书笔记的,但是因为我忘性过大,加上读完之后又需要写点什么,为了提高效率,所以我不得不记笔记。

当然,我觉得遗忘未必是一件坏事,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一件注定了会发生的事情,同时我觉得正因为有遗忘,我们才不至于背负太多的厚重的东西前行,我们才有空间和容量用以接纳很多新生的事物,去读一些新书。一边读一边忘,一边再去读,你细细想想,一代一代的人何尝不是如此。我们努力了半辈子有了一点点积累,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孩子,他们也一样需要从头来过,一样地面对升学的压力,面对青春期的迷茫。这应该就是人类的常态吧。

除了遗忘这个大的因素会倒逼着我们去做读书笔记之外,其实还很多阅读环境相关的因素,也会催逼着我们把读书笔记做做好。现代人的生活节奏都非常快,能够坐下来读点书的时间少之又少。

我这几年读书的时候,都是特别零碎的时间,我差不多五点左右起床,冬天可能会晓个半小时左右。弄弄花,弄弄草,弄弄鱼,弄弄猫狗、再弄弄自己什么,大概会花掉一个小时左右的时时间,然后六点到七点这个时间段里面,我会煮壶咖啡兑上300ml的奶然后灌下去,这个时间段大概会翻一翻书。七点左右出门,七点二十分前把孩子送到学校之后,七点半就能赶到单位,吃完早饭,捅完棉签,大概也就是八点不到的时候。从八点坐定在办公桌前,到九点上班这段时间,除了烧烧水、洗洗杯子、打扫打扫卫生,做好上班前的准备工作之外,我做得最多的就两件事情,一件就是码码字,写“日签”。

我基本上每天会八百字左右的一篇文章,大概在半个小时内完成。另外就是读一会儿书,效率高的话,十来页左右,效率低就两三页。然后就是中午午休的时候。饭后百步走之后,基本上也就是翻翻书。我买了一个屏幕挂灯,办公室还有其他人在午休,一般也会关灯,我就开屏幕挂灯看会儿书,偶尔也会跟朋友约了出去喝喝咖啡,吃吃瓜,吐吐苦水。然后就是下班回家之后,夏天我总感觉时间不太够用,感觉忙一堆事情,接完孩子,吃好饭,浇好水,弄好猫狗,洗好澡,能够坐定在书桌前基本上就已经快到晚上八点了。基本上也就是翻几页书就要睡觉了。毕竟我五点又要爬起来了。

所以我读一本书,基本上就要拆成无数个零零碎碎的片断来读。这还不包括,很多更为碎片化的时间。我基本上出门都在帆布包里装上书、笔记本和笔。空下来,我也会稍微翻翻。我这里不是教大家来摸鱼啊,可能是我自己工作性质的关系吧,会有很多的会,也轮不到发言,就带耳朵去听的那种。有些会议呢,会习惯性通知早半个小时。到了之后,又等你等他的迟迟不开始,这个时间我觉得如果不想当一个“社会人”的话,其实是可以利用起来的。

很多空档、空拍的地方。面对碎片化的时候,我们读一本书就会很难,如果是那种像写的日签那样,千字文那样的散文集,一篇一个故事,一个主题,其实受到的影响是不大的,如果是那种大部头的作品,有六七百页那么厚的一本书,或者是那种结构特别最复杂,人物特别多,人物名字又特别长的翻译作品,又在这样一个看几页、又放一放,再看还需要想一想谁是谁的状况里面,读起来的乐趣会少很多。

我觉得这样时间碎片化的阅读环节,倒逼着我们需要做笔记,需要把前面读过的东西给续上。我们才能有办法,让自己从任何一个现实的场景之中跳入到书中想要表达的情境之中。对于我在阅读之后需要写点什么的人来说,这些笔记太重要了。一些厚一点的书读上一周左右是很寻常的,如果在后面要写点什么想要引用书中内容的时间,我又不可能再有时间和精力重新去书中翻捡那些我要引用的内容。

如果这些要引用的内容,恰好被我在做读书笔记的时候记下来了,那么我就会省来很多的精力,可以用来读一些新东西,做一些其他的事情。除了摘抄一些字句之外,我也会记下我的所思所想。有些所思所想,并不是在读书的过程之中产生的,而地读完书之后,遇到现实生活当中的某件事情,联系到书中的内容,然后脑袋里面有了一些灵感的火花。

而这个时候,我手头没有本子,没有笔,也不知道记在哪里。我就会稍微整理一下发在朋友圈。所以,我的一些微信好友,偶尔也会问问我最近是不是遇到了一些什么事情。其实不是我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什么问题,而是借由阅读关照到现实生活产生的一些想法。当然,找回笔记本书的时候,我会再转化到纸质上。

我们为什么会对纸质笔记这件事情如此得有执念,我觉得跟我们的成长环境有关系,我们从小就是从白纸黑字这样颇为慎重的仪式感中来的,感觉记下来之后,有些事情就生了根了,就会再随随便便跑掉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讲了一个问题,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之中为我们为什么会记笔记,说白了记笔记的底层逻辑是为了解决一个质量和效率的问题。但是,我有时间也会觉得其实也不完全是质量和效率的问题。碰到一些特别艰涩的作品,读到你想要弃读的作品,你逼着自己放慢速度下来,不被焦躁的情绪拖着跑,一边读一边百度,一边记下一些一术语和专有名字,或者梳理出故事线来,你会慢慢融入到这个作品当中,找到那些藏得非常深的脉络线。还就是前面我也提到那种情况,就是在特别心情气躁的时候,在被外界信息不断狂轰滥炸的时候,哪怕是简单的摘抄,哪怕是一笔一画地慢慢地磨自己的性子,倒逼着我们慢下来,我们也能够让自己在这个过程之中找到原本的节奏感。

现代科技在疯狂地压缩着我们的时间,我们常常会觉和是我们的时间不够用,领导跟疯了一样,早上想到的时候,下班前就要,下班前还没有给他,晚上又有了新的想法。现代社会要求人要像机器一样以光电信息传播的速度给出即时反馈,但是,出于种种原因,我们是完全没有办法达到这样的标准的。当我们在匆促的节奏之中疲于奔命的时候,当我们在极速沸腾、振翅高飞拼搏之后,我们是不是也要通过一些方法和手段让自己稍微慢一些下来,回归到自己的生物性上来,做一些正常的事情。

当你慢下来,你会发现生活中很多美好的事情,不是由快这件事情来缔造的,而是因为慢,因为是慢让你感知的能力变强了,你才会慢慢体会到这些美好。就像我早上在半小时候灌下去600ml的咖啡加奶那样,永远都是牛饮的感觉,肯定是没有周末没有什么事情,坐在咖啡馆里面,花一两个小时喝一杯200ml的咖啡来得有感觉。

讲完做笔记能够赋予我们的价值,我就想说说我是怎么来做笔记的。我不知道大家都是怎么做笔记的,其实我也没有看过别人是怎么做笔记的,可能就是有这样的好奇心吧,这也是我愿意接受图书馆的这个邀请,来这里跟大家共同探讨这个话题的原因。这件事情,虽然我一直做,但我觉得每个人一定有自己的方法,但这些方法是什么,具体的形式,好像又完全没有办法想象得出来。所以等会儿互动交流的时候,也非常希望能够听到大家关于做笔记的一些分享。

在准备今天这个话题之前,我有认真想过我大概什么时候开始做读书笔记的。我是78年生人,小县城长大,我觉得跟我的孩子比起来,我们这一代在小时候课外阅读的不多的、也是不广的。那个时候,好像也没有像如今这样子花样繁多、品类复杂的课外读物,我印象比较深刻有的《365夜故事》《童话大王》,等到我稍微大一些了,我印象有会订一些《作文》之类的杂志,大概也就这些了。那个时候,虽然学校里会要求我们做读书笔记,但这些事情都是没有自主意识的,都完成任务式的,记什么不知道,怎么记也不知道,反正老师让做就做了,胡里胡涂的,就这么过来了。

第一次让我真正有这种要做笔记的需求,要有做笔记的意识,还是在读大学的时候。我大学的时候念的是中文。我不知道现在大学是什么样的一个模式啊。20年前,艾玛,这个数字太惊人了。20年前,我读大学那会儿,我们中文的有一些课程最后是这样的一种方式进行考试的。比如我们现当代文学的课程,有书,但教授是不按教材讲的,教授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有自己学术观点,他也没有讲义给我们,他一直都在说,我讲了什么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你们听完我讲的之后,有没有什么新的观点,新的视角,新的想法。

作为应试教育过来的孩子,碰到这样的状况,第一反应是呆住了,这门课怎么学,怎么复习,怎么考。教授在每个学期之初,会开列一个书单给我们,里面很多非常经典的作品,大概十到二十本左右的书。全班同学100多号人,都是同一个书单。我们学校图书馆还是算是南京城里面数一数二的大学图书馆。但是也不可能有这么的复本啊,我们也是穷学生怎么可能去买呢。于是就是一个人借,班里面传阅,然后拿自己的证去续期,就这样子。

到了期末要考试了,也没有试卷,一人发几张格子纸,开始写八百字的小作文。题目是什么呢,题目就是老师在黑板上写的一行字,试分析《红楼梦》中晴雯的人物性格特征?再比如贾元春将“红香绿玉”改成“怡红快绿”是否更为出彩一些?这还算是比较像中学时期的考试题的,如果你压根就没有读过这些书,真的就只能天马行空硬扯。还有一些就压根不知道怎么弄的题目,让你将《白雪公主》改成现代寓言风格的作品。这样的题目碰到,你就彻底疯了啊。当然,中文专业挂课的真的不多,但是想要得到高分就特别特别难。

我大概就是从这个阶段来开始,养成了记读书笔记的习惯了。不记下来,有些刁钻的角角落落里面的东西,万一考到了怎么办。而且,我又没有办法将这本书留在手上,留到考试前,留到临时抱佛脚的时候。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就是人在最初接纳一个事物的时候,会有很多的排斥,可是一旦从中能够有获得感之后,就会慢慢接纳它,慢慢进精进。这跟琴童有点像,我有在一些视频平台看到一些父母发自己家娃娃练琴的视频,我们都叫他们“哭泣区”up组,一边哭一边练,看起来挺惨的。

可是很多孩子只要坚持下来,挺过最难熬的弹什么不想什么的琴童阶段,开始登台表演了,开始拿证书,开始听得到掌声了,就会慢慢地自己想要坚持下来。如果到了成年之后,有些喜欢琴棋书画这些爱好的,在工作之余哪怕是练练字,也能够让自己迅速的放松下来,当自己百般讨厌的事情,最后变成了人生用为躲避世俗的最后一个堡垒。就是这么奇怪。我觉得那个阶段开始记读书笔记的状况就跟琴童有点像,被一件要考什么事情倒逼着开始做,慢慢地养成了习惯,最后变成一个让自己慢慢找到依存感的兴趣点。我不知道怎么来形容这件事情的奇妙之处,但是我能感受得到,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也能从我的这些不太流畅的表达之中也能体会到这种类似的感觉。当然有些时候,我们会有一些些狠不下心,也会拗不过孩子,做一些半途而废的事情,但是如果还有机会可以坚持的话,多一些正向激励的东西,或许会让这个阶段相对而过一些。

当然,扯得有点远,回到阅读笔记这件事情上。我大概就是从那个开始慢慢开始养成了读书记笔记的习惯。除了这些书是要还的,不能在上面的直接画之外,我觉得很多读书的人,跟我一样还是有一点点洁癖的。比如,图书馆里同样的书有三本复本,我们在借的时候,肯定会挑那个看上去磨损少一些的。有一段时间,我读书的时候,会用旧的信封牛皮纸来反包书的封面,就是怕把它弄赃,这也是我们不愿意直接画在书,选择记在本子上的另外一小小的原因吧。

关于怎么记这件事情,我觉得就四个字:因书而异。记的形式和方法,首先会受到读什么样的书来影响。一直以来,我总觉得我阅读其实就两类作品,一类叫知识补足型的作品,一类叫审美陶冶型的作品。讲得点玄乎,不太好懂。换句通俗一点话来说,一类是有用的,里面都是干货,都是知识点,有些是你以前不知道的,或者是知道不深的、不细的,这些我读的很多历史的书、地理的、天文的、心理学、园艺的书籍基本上都可以归类到这一类里面。

知识补足型比较好懂一些,那什么叫审美陶治型,通俗一点的话来说,就是没有什么用的书,也就是以前人老是在讲的那种“闲书”。读这些书,很难明确地说出你能有什么收获,有些内容读完了真的就是转头就忘记了。但在阅读的过程之中,你能感受到那种牢牢被抓住的吸引力,你能感受到像美学大师宗白华描述那样的场景,仿佛被一轮月光在暗夜之中照亮的那种感觉。如果说,前进输血型的补给,那么后者是浸润型的补足,这些一般就是小说、散文、诗歌之类的作品,也有些作品很难界定它具体的题材体例是什么,但它也一样能够给你这样的心灵慰籍感。

对于第一种,我觉得记得更多的是那些知识点。我们每个人人生经验和基础教育所积累下来的,会形成一个叫“知识体系”的东西,我一直觉得这种体系如果是具象的话,可能会更接近于一张网,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是互相关联着的,如果再将这些点细分,可能有些是人文学科,有些是自然科学方向的,经线和纬线纵横交织。但我们每个人的“知识体系”又都长得不那么一样,有点人在某些领域,某一些就会织得相对密一些,可能在一些园艺了,地理啊,生物啊,人文学科的某个年代的断代史啊,就会比较密一些。

我们在阅读一本书的过程之中,这张网其实一直在起作用,我们认识的字,我们对一些概念的理解的层度,都决定了我们能从这本书获取到什么。这是一张疏密有间的网,我们知识匮乏的那一块,比如说经济领域的一些概念,我可能就不太熟悉,读到的时候,再大的一些字,太强烈的一些感受,可能也会被我疏漏掉。但是随着你的知识积累越来越丰富,你的生活经验越来越丰富,你的这张网就会越织越密,能够被这张网捕捉到的东西同样也就会越来越多。我觉得这就是一个良性的、不断积累的过程。你会发现,当一个概念和另一个概念相互能够解释,弄懂的东西会记得比较牢固一些,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做这样的梳理的东西,会做这样整理的工作。

在这个方面,还有一些朋友会将一本书做成思维导图,立论的核心观点,分析的过程,论证的素材,做出来的东西,其实也像是一张网一样。只要拎一拎就把将纲目给拎出来。我没有这个能力,做出来一个比较有价值的思维导图。我也期待,在现场等一下的交流之中,有朋友能跟我们分享分享做思维导图的一些心得。我现阶段,做这方面的笔记,还是停留在知识点撷取上,对于这些记录下为的利用,也只是停留在写阅读感受的时候,作为整理之用。其实价值是没有充分发挥的。

对于第二种,审美陶治型的作品,要记读书笔记的话,如果你是怀抱着一种求学的心态来做的话,你往往会发现根本就没有什么东西是值得记下来的。一本小说,你记什么呢?记故事梗概吗?好像也没有那个必要?一篇散文,你记什么呢?知识点吗?好像没有。一首诗歌,你又能记什么呢?但是,如果你以让自己更好地走进一个作品的心态来做笔记的话,你会发现,你在读这些作品的时候,也会有很多东西需要及时记录下来。

我觉得从事文学创作的写作者都有自己“遣词造句”的指纹,有些句式,有些修辞,有些表达,即便你不知道这句的出处在哪里,但如果你曾经熟读某个作家作品的话,就能够有找到这位作家留下来的蛛丝马迹。若干年前,天涯论坛还在的时候,就曾经有人将同一件事情,以诸多风格非常鲜明的女作家的“笔触”来表达,会让人有忍俊不禁的效果,就像我们在若干年后的,看到艺人模仿类的综艺节目那样。我觉得对于这样的作品,有时候要记下来的就是这些比较鲜明的东西。

当然,每个人想要从一本书中获得什么的需求有时候也不太一样,我有一段时间对于文学作品之中近乎白描式的文字特别感兴趣,可能也是我自己在写作的过程之中常常会遇到类似“捉襟见肘”的地方,所以想要透过阅读来解决这个问题。我有时候也觉得浓墨重彩式的表达,可能并不是最见一个写作者功力的地方,而是那种比较简练的,在有限的体量之中,用三言两句勾勒出场景氛围,交待好启承转合就觉得特别厉害。还有一些描写的基本规律,是否与我们每个人的观察习惯相当。由远及近,由表及里,先写哪里后写哪里。小时候,我们在作文课上听到的这些特别死板的东西,当时是不以为然的,等于你折服在一些大师的作品面前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其实越是普通的、普遍的、规律性的东西,一个人的功力到了,也能在普通之中写出特别奇巧的花来。

还有一个小点,我觉得也是我在阅读过之程之中遇到的,记笔记的一个习惯。就是读翻译作品的时候,我们碰到的人名字都特别长。我们习惯了三个字、两个字的名字之后,碰到名字长的,人物特别多的翻译作品,如果再是碎片化的时间来的话,基本上就是前前后后在打架,最后都不知道是谁和谁。

还有一些翻译作品,“译制片”的腔调太重了,讲得东西离着我们的生活特别完,生活的习惯,描述中提到的一些物件啊什么,你总觉得它不是人工翻译出来的,就像找到了翻译的机器人直译出来的一样,根本就不存在什么“信达雅”,这个时候你的笔记里要做的东西可能就比较多了,我一般会这么操作。碰到一个新的名字,我会记下来,留下一段空白,然后根据情节的推进慢慢给这个人物加上标签,慢慢给她画像,比如他是谁的情人,有过怎样的经历,跟哪个人物是有仇恨的,又曾经看过哪个人物等等,最后甚至会慢慢帮她画出关系图谱来。在这个过程之中,这些比较长又难记的名字,那些出场一小段并非举足轻重的人物,会慢慢地脉络清晰起来,会帮我慢慢地走进这个作品,不必将过多的心思放在解决混乱这个问题上,而是去把握这个作品的主旨,在故事之中观照到自己的现实人生。

以上这些在我看来都是技术问题,都是通过技术来解决阅读,扶助阅读的。真正要记得的部分,其实是我们在阅读这些内容的当下的即刻的感受。这些东西就像灵感火花一样,在那一秒产生了,如果你不及时捕捉到它的话,只要时间稍稍一放,就会消散不见了,即便你事后有时间努力去回想,也能写下与当下那个感受相似的句字,但你在内心里又总在觉得这一句永远不及那一句。消失的记住了,记住的反而不是最为珍重的,人性里面总有这样或那样的悖论。

读书的时候,有纸笔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随时记下来,但有些状况却是特殊的。有时候读书的时候,脑海是空的,但是你在生活某个场景里面,你会想到在某个特别微妙的时分,联想到曾经读过的书,然后就会顿悟到当时的脑袋空空,就为了留给这一刻的。在这些场景里面,多半你手上是没有纸笔的。好在,我们还有手机,还有朋友圈。我会记在朋友圈里面,偶尔会忘记设置成仅自己可见,会让能够看到我朋友圈的人产生误解。但不要紧,等我有了纸笔,我会想办法把它重新摘录入那个本子里面。这也是我用来写作的素材本。就像画画的人用来记录生活场景的速写本一样。

最后我想讲讲,以什么样的方式记笔记的问题。我是从纸笔年代来的,我习惯了用本子。我也知道有一些年轻的朋友习惯就记在pad或者直接在电子书当中用书签笔记来完成记录的工作。我觉得不管是什么样的方式来做,适合自己的,让自己觉得舒服的,符合自己需求的,便于自己合理利用的,都是好的方法。解决天下的问题,多半是一把钥匙打开一把锁,当然也有普遍规律的问题,但即便是适用普遍规律,依然会碰到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的状况。我只是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让我们在读书的乐趣之中找到另一层的新乐趣。

接下来是我们的互动环节。

最后还记得我在开始的时候提到的“任性”吗?《悦读未必记》,如果你觉得阅读本身就已经让人很愉悦了,记不记这件事情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但是有时候,“悦读未笔记”,读书势必就会有做不完的笔记,想要将书读深读透,我们还有很多见不到底的功课要做。“未”笔记,既是在这件事情上的未完待续,也是我们阅读人生的未待续。

最后的最后,祝愿各位都能在此生遇上一两本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有一两本记载了自己所思所想值得珍存的读书笔记。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各位,我是左叔,我们有缘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