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朋友“有点意思”,一起做事“怎么回事”

心平气和的原因是不对他人抱有更高期待,不强迫改变他人,不能自认为是为了对方好。包括父母、朋友和爱的人。 —— 丁丁张 文 / 左叔 以前总认为,有些人做朋友“有点意思”,做同事“差了点意思”,若是硬要凑在一起完成一个项目,心里就要开始犯嘀咕 ...
心平气和的原因是不对他人抱有更高期待,不强迫改变他人,不能自认为是为了对方好。包括父母、朋友和爱的人。 —— 丁丁张 文 / 左叔 以前总认为,有些人做朋友“有点意思”,做同事“差了点意思”,若是硬要凑在一起完成一个项目,心里就要开始犯嘀咕 ...
我喜欢冷静的人,但极端讨厌冷漠的人。我要的是冷静面孔下燃烧的炽热灵魂。 —— 廖一梅 文 / 左叔 知道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也一直克制自己不要去触碰这个话题。因为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之中,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以及未曾全面披露的信息,人比较容易产生 ...
文 / 左叔 身为社会动物,人这玩意有一个特别“贱”的“命门”,很多好事坏事都是从这个“命门”而来。 人无时无刻都在需要别人的看法、评价,在意别人的看法、评价,为好的评价开心,为坏的看法难过,纵使知道自己会被左右、被蹂躏、被折腾,却很难以抵 ...
文 / 左叔 长得漂亮的小姑娘,小时候可能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一个班里总有一两个捣蛋鬼式的小男孩,动不动就去揪揪你的头发,没事就用胳膊肘捅捅你。 你若是每次都叽哇乱叫,他们会更来劲;你若是告诉老师,时间长了老师也会嫌你烦。反正这件事情就是那样 ...
焦虑的原因就两条: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结果。 —— 周岭 文 / 左叔 也不知道这些毛病,究竟是谁惯出来的。早上上班后才吩咐给你的事情,还没有想清楚到底要怎么干才好,晚上下班前就开始过来问你要结果了,仿佛平时上班没有这些吩咐过来,临 ...
当你偶尔发现语言变得无力时,不妨安静下来,让沉默替你发声。 —— 里则林 文 / 左叔 很多技能就是这样子的,都在遵循一个“用进废退”的定律。 如果是日日操练的那种,就可以随时随地“拉得出、打得响”;若是保持着那种“三日打鱼,两日晒网”的频 ...
文 / 左叔 若不是因为身边有“小朋友”要参加今年的高考,若不是今天刷到李雪琴拍的这条短视频,我可能都不会如此明确地意识到,今天距离今年的高考已经如此之近了。 与我年纪相仿的人,对高考的时间安排,还停留在每年7月份的记忆里。这件事让我对人为 ...
从做必须做的事开始,然后做能做的事,突然间就能做原以为做不到的事。——《胜利的感觉真棒!》 文 / 左叔 我觉得每个人骨子里还是挺喜欢挑战的,虽然偶尔在工作中碰到没有做过的事情,嘴上都会推辞,但身体却依然是诚实的,磨拳擦掌想试试。 也许最终 ...
文 / 左叔 身为作家、设计师、出版人的松浦弥太郎曾说,很多时候,勇气不是从你的脑袋里生出,而是从你的脚下涌现。从早年辍学出走海外,到转型成功变成行业里翘楚,他倒是真把这句鸡汤活成了自己的人生。 这话,我其实也在很多人身上见过印证。不管平时 ...
一个人可以爬上山丘,屏住呼吸,却无法像玫瑰一样生出枝叶,长成树丛,因为“只有玫瑰才能盛开如玫瑰”。同样,每个人都只能按自己的方式绽放人生。 —— 熊培云 《慈悲与玫瑰》 文图 / 左叔 这几天风大,楼前贴墙脚一排吉野樱的叶子差不多落尽了,裸 ...
我只担心一件事,就是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 —— 陀思妥耶夫斯基 文 / 左叔 三十五岁往后的这十年里,我几乎每天都在与过敏症状缠斗。它总是毫无前兆地伏击我,前一秒还人模狗样的,后一秒就已经是涕泪横流的状态了。 有时候,从早上一起床就已 ...
我们生活在24小时不眠不休的社会里,但并没有24小时不眠不休的身体,有些东西必须舍弃。 ——马特·海格 《焦虑星球笔记》 文 / 左叔 人也挺奇怪的,很多有趣的事情,一旦和“谋生”两个字沾了边,化身为“工作任务”时,就顿时兴味全无,内心里生 ...
这个世界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独立思考者,另一种是想当然的附和者。前者为精英,后者为“大众人”,区别不在于禀赋,而在于对人生和周遭事物的态度。 —— 熊培云 文 / 左叔 都知道人要独立思考,才能保持住所谓的“定力”,但在现如今的传播环境里,能 ...
你要知道,你的头脑,你的内心,不是酒店的厨房,可以把里面的东西像旧罐头一样扔掉。它更像是一条河流,每时每刻都在流动和变化。你无法矫直一条河流。 —— 伊恩·麦克尤恩 文 / 左叔 观剧或者读小说的时候,我们常常身不由己地关注甚至有那么一点点 ...
你只需要把头高高抬起来,把拳头放下。不管人们对你说什么,都别让他们惹你发火。试着改变,用头脑击败他们。 ——《杀死一只知更鸟》 文 / 左叔 人在情绪陷阱里面,特别容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当一个人的全部身心,都用来对付飚升的肾上腺素,哪里还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