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和感受,生而为人你很难不去跟人讲

文 / 左叔 身为社会动物,人这玩意有一个特别“贱”的“命门”,很多好事坏事都是从这个“命门”而来。 人无时无刻都在需要别人的看法、评价,在意别人的看法、评价,为好的评价开心,为坏的看法难过,纵使知道自己会被左右、被蹂躏、被折腾,却很难以抵 ...
文 / 左叔 身为社会动物,人这玩意有一个特别“贱”的“命门”,很多好事坏事都是从这个“命门”而来。 人无时无刻都在需要别人的看法、评价,在意别人的看法、评价,为好的评价开心,为坏的看法难过,纵使知道自己会被左右、被蹂躏、被折腾,却很难以抵 ...
我终于明白行动、爱和受苦,其实就是活着,但活要活得透明澄澈,并接受自己的命运不过是由各色喜悦和热情所造成的单一折射。 —— 阿尔贝·加缪 前几日,中午和小伙伴约了咖啡。路上听人谈起,有年轻人因为觉得两地分居特别辛苦,想将工作关系调回老家去。 ...
我总结了三种能使我们发现自我并使之与众不同的方法:每天为自己安排独处的时刻、努力破除束缚自我的恶习、用狂热与兴奋去追求自己的目标。 —— 戴尔·卡耐基 文图 / 左叔 早晨七点过一点儿,从14楼的电梯厅,看向这个北面的路口,车来车往、熙熙攘 ...
文 / 左叔 有了些年纪之后,常常会看不太懂社交平台“热搜”上的一些话题,看到一些陌生的名字出现在其中,总是以为又是哪里冒出来一个自己不认识的新偶像。 当然,有些热搜话题过于“出人意料”,就会忍不住点进去看。读完之后才明白,原来是“剧粉”们 ...
当你偶尔发现语言变得无力时,不妨安静下来,让沉默替你发声。 —— 里则林 文 / 左叔 很多技能就是这样子的,都在遵循一个“用进废退”的定律。 如果是日日操练的那种,就可以随时随地“拉得出、打得响”;若是保持着那种“三日打鱼,两日晒网”的频 ...
万人如海只身藏, 你和世界的距离感决定了你能得到什么。—— 马一木 文 / 左叔 今天“终于”被人发现从一个微信群里面退了出来,距离我退出那个微信群差不多有两周时间了。 在退出前,我除了在那个微信群衍生出来的另一个人数极少的微信群里面,告知 ...
散伙是人生常态,我们又不是什么例外。只是我偶尔会想,假如那天真能重来一次,应该过得再庄严一点,正式地吃一顿饭,拍一张照片,好好看着对方的眼睛说声永别。 —— 郑执 《生吞》 文 / 左叔 江南只要是入了梅,时时事事就失去了爽利感。比起入伏之 ...
离得越远,看得反而越清楚。有些人在你生命里已经没有重量,你不肯原谅的,其实不是对方,而是自己。 —— 林一峰 文 / 左叔 在你生命中真正没有重量的,往往就是那些完全不放在心上的人,而三五不时还闯心房里来,偶尔想起来还会耿耿于怀的那些,还不 ...
文 / 左叔 人一直在和自己较劲。长发看久了,要剪成短的;短的久了,又想留长。直的想变卷的,卷的又想拉直。黑的,久了起腻;黄的、红的,久了又何尝不是。人呐,真是内心沟壑难满的动物。 然而这些,终究只是“皮毛”而已,骨子里的“不安”,才是真正 ...
那些真正发生过的事,或许不在这世上而在我们内心。 —— 陶立夏 文图 / 左叔 上次去苏博西馆,还是上一轮“最为吃紧”的时候。与“寻宋之旅”的那几位近乎“擦肩而过”。细细看过公布出来的那几位“学术型访客”的轨迹,在我出馆大约一个小时不到点, ...
不是在一瞬间就能脱胎换骨的,生命原是一次又一次的试探。—— 席慕容 《灯下的诗与心情》 文 / 左叔 家有三只猫,出处都是春天遛狗时“捡”回来了。小区刚建好的时候,垃圾还没有分类定点投放,野猫种群比较庞大,春天一到就到处都是“弃儿”身份的小 ...
有一次在外面吃日本料理,无意中认识了那间店的主理人。 那一餐,我听从熟客推荐点了店家“隐藏菜单”上的菜,虽然当天店里材料不足,但他还是想了办法,最终变着花样呈现出来,着实是令人惊喜。 饭毕,他出来与我们匆匆照了面,打了声招呼。一个三十出头的 ...
文 / 左叔 身为作家、设计师、出版人的松浦弥太郎曾说,很多时候,勇气不是从你的脑袋里生出,而是从你的脚下涌现。从早年辍学出走海外,到转型成功变成行业里翘楚,他倒是真把这句鸡汤活成了自己的人生。 这话,我其实也在很多人身上见过印证。不管平时 ...
时间会疗愈,隧道尽头真的有光,乌云背后也总有一线曙光。 —— 马特·海格 左叔:今天也是“多说无益”“肝火旺盛”的一天啊。为了避免“多说多错”,今天的#日签#就随便“水一水”了。 非常时期,大家要注意个人防护,尤其是在逼不得已、非得要去接龙 ...
你要记得那些黑暗中默默抱紧你的人,逗你笑的人,陪你彻夜聊天的人,坐车来看望你的人,带着你四处游荡的人,说想念你的人。是这些人组成你生命中一点一滴的温暖,是这些温暖使你远离阴霾,是这些温暖使你成为善良的人。 —— 村上春树 文 / 左叔 一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