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说再重要的事情,可能也得自己先捋捋清楚

一个人能使自己成为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 弗吉尼亚·伍尔芙

文 / 左叔

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心里会莫名地“咯噔”一下,然后在脑海里盘算着“成为自己”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觉得“成为自己”跟“做自己”,有那么一点点不一样。我总觉得“做自己”有点反叛和抗争的意味儿。在一些选择面前,在遇到一些大是大非原则问题的时候,能够顶住内部和外部的压力,遵从自己的内心。

而“成为自己”,在我的理解当中,更多的是跟自己较劲。可是想要较上这个劲,也不是一般人就能够得着的。

首要的,是一个对自己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是有所期待的,对自己未来要走什么样的路是有点想法的。

其次,实现“成为自己”这个目标,是需要一个人有自省意识的,不仅能够校正自己外在的行径,同时也需要不停地观照自己内在的想法,对自己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知,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劣根又在哪里,懂得扬长避短。

最后,也是我觉得最难的部分,“成为自己”需要一个人始终怀抱着开放的态度,懂得从别人的身上学习借鉴对自己而言是有价值的知识或经验,并且有能力链接到自己原有知识体系,内化和转变为自己的东西。同时,又能够在这个过程之中,保持住自己原本的特质,而不会因为“拷贝”对方而迷失掉自己。

我觉得自己在这三个步骤当中,每个步骤都有所欠缺。到了某个年纪,对自己的要求会放低很多,觉得时运过了,能做多少便做多少,未必要强求一个什么样的结果。说好听点叫看淡,说难听点就是懒。

自省这件事,我倒是常常在做的,其实每天码这些字,也是一个自省的过程。但是自省归自省,多半停留在有想法没做法的关键处,知道有问题,也知道问题在哪里,就是不想着手去改正。说白了,这跟没有也差不多。

最后,我觉得自己在还比较年轻的时候,从别人身上“偷师”的行径,我没有少干,需要时时提防着不要“像我者死”。但有了一些年纪之后,在初初接触的阶段,我总是先看到人家的弱处,处久了才能发现他人身上藏着掖着的闪光点。总体而言,在包容兼收他人之长上,心态还不够开放。

“成为自己”是一件顶重要的事情,但再重要似乎也得先将自己内心的想法理理顺,别人一招呼就冲上去了,真的不太像是我这个年纪会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