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需要将心比心,也需要找到最真的自我

所谓成长,就是不断重复着亲近和疏远,从而找到能让彼此都不会受伤害的距离。—— 庵野秀明 文 / 左叔 中国人的亲子关系“绑”得比较紧,这几年才稍微有一些松动的迹象。 子女虽然曾有过叛逆的阶段,但到了适婚的年纪,又会变回如学龄前般的“乖巧”模样。毕竟单凭年轻人自己的积累,是无法负荷成家立业所需要的物质基础的。 想要“伸手”,自然而然便学会了“卖乖”。从当初拼了命地想要“冲破” ...
所谓成长,就是不断重复着亲近和疏远,从而找到能让彼此都不会受伤害的距离。—— 庵野秀明 文 / 左叔 中国人的亲子关系“绑”得比较紧,这几年才稍微有一些松动的迹象。 子女虽然曾有过叛逆的阶段,但到了适婚的年纪,又会变回如学龄前般的“乖巧”模样。毕竟单凭年轻人自己的积累,是无法负荷成家立业所需要的物质基础的。 想要“伸手”,自然而然便学会了“卖乖”。从当初拼了命地想要“冲破” ...
文 / 左叔 在某些场合,会碰到一些书友提问题,提的最多的问题大概就是:这书读完就忘,怎么破? 其实我也一样会忘,我想绝大部分的人都没有办法真正拥有“博闻强记”的特异功能,而遗忘这件事情注定会发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不过,有一些情况会有所“例外”。我发现在阅读的过程之中有所思考的,联系自身经历有所体悟的,事后每隔一段时间又能因为各式各样的机缘巧合,而有机会不断将阅读的内 ...
文 / 左叔 碎片化时代对人认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仅反映在我们无法阅读翻页超过三屏的“过长”文字,困在电影院坚持一个小时不能开启“2倍速”越发地显得“艰难”。 其实,同样也反映在我们接触了解一个人也越发地开始“片面”,习惯用标签化的东西去“界定”介于“陌生”与“熟悉”之间的那一类人群,常常忘记了人有复杂的、难以界定的不同面向。 可能年轻一代已经适应了从“一拍即合”到“转 ...
- 文 / 左叔 & 读 / Frankness 爱情的收获,不仅仅有两情相悦,满心欢喜,还有洞悉人性、了解自己。一段关系,本质上也是一面镜子,不仅会让我们看清对方,会帮助我们看清自己那些在其他关系中隐匿得比较深的一面。 不经历这样的过程,我们可能并不会太深入地了解自己在一段关系之中的依赖、脆弱、纠结、悔恨、自私、冷酷等一系列相对负面的人性,同样也不太可能拥有跳脱这 ...
文图 / 左叔 几年前,在言几又书店,我主持了小野酱上一本书《内心尚未崩坏的地方》的读者活动,两个本来没有什么“交集”的人,因为在同一出版社先后各自做了一本书的关系,终有机会坐在台上,以“对谈”的方式尬聊了八十分钟。 开场前,她跟我说,没事的,聊吧,我反正不会让话掉在地上的。我心里想,好像我也是,但是嘴上没说。事实上,看似很长的八十分钟,我们还是相对轻松的撑了下来。大概也就 ...
无法提供摘要。这是一篇受保护的文章。
左叔:早上看到饶平如先生去世的消息,想起若干年前读过他的《平如美棠》,一个人对另一个的思念溢满纸上。死亡,有时候不是一件悲伤的事情,是对一个人余生执念的成全与宽恕。终于,他们团聚了。 这几日阳光极好,休假在家哪里也不便去,读读闲书、收收东西、弄弄花草。如果上午有闲,就将外公手做的小圆桌搬到外面,泡杯白茶坐在花荫下晒晒春光,看猫儿追逐蝴蝶蜜蜂,听微风拂散晚樱,匆匆光影里半天时 ...
左叔:外文歌听得少,因为隔着一层语言的障碍,总难体会直击人心的力量。在柯霖微博的#晚安曲#里听到本·普拉特(Ben Platt)这首《Grow As We Go》忽然就被治愈了。我们在孤单中成长,在现实里摔打,总是期待着一些,落空另一些,寻寻觅觅直至挥手作别时,仍旧两手空空。成长给予我们的,是坦然,也是认命。 You say there’s so much you don’ ...
Q “铁拳夫仔”又上热搜了,从被诉方的短信截图来看,“父母”也有“劝慰”的动作。这一波,估计是怎么洗也洗不白了。舆论“喊打喊杀”的环境里, 估计事业也会受到影响,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翻身。这事,你怎么看? A 左叔:涉及法律的问题,交给法务部门去评判,不便多说什么。作为普通的公众,我们在现如今的传播环境里,有时候是需要做好热点事件不断“反转”的心理建设的。 于我而言,比起厘清 ...
Q 北大女生被男友长期精神控制并且自杀,聊天记录曝光之后很多人都觉得PUA男很渣。可是我在想,这些被PUA套路的姑娘们是不是也是傻的?什么样的人,能值得一个人放弃自己的人生? A 我不认为被PUA套路的女生是傻,但我相信她们多半是缺爱的。 成长过程中父母家人可能要求学业比较多,严厉打击了一个人的自爱,以及拥有建立在自爱基础上稳定的人格。 即便不是上面提到的情况,我们的家庭教 ...
文图 / 左叔 读爱尔兰作家约翰·班维尔的作品《时光碎片:都柏林的记忆》,我常常会遇到自己原有知识体系以外的陌生内容,会停下来借助搜索引擎来补白那些未知的,阅读的流畅感会稍稍地受到一些影响。 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时候,人常常会有两类渴求:一类是补白自己原有知识体系之中那些不曾知晓的部分,这一类渴求通常是艰苦的、乏味的、需要做大量案头工作的;另一类渴求就是希望能够在书中读到人类共 ...
无法提供摘要。这是一篇受保护的文章。
文图 / 左叔 隔很久参加一次同学会,总是感慨良多。一早起床,便有朋友在微信群里与我分享她的感受。 当年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差不多”的几个人,经历岁月的洗礼之后,渐渐地拉开了“阶层”,这“阶层”不仅仅体现在腰包里,也体现在腰围上。人会不由自主地反思自己,差距是从哪一刻开始划定的?这差距的根源又在哪里?是自己不够自律,还是天时地利人和这些要件里面,命中缺了“一格”。 我也有曾有 ...
文 / 左叔 听了太多恶评,然后就会有意外的好感,《惊奇队长》大概就是这样的电影吧。一部“三观”特别正的电影,沦落到“嫌弃女主颜值”的地步,这算是剑走偏锋式的Diss新路吧。 裘德·洛在里面饰演的反派,与女主之间初始的关系,类似“心灵导师”式的关系。在开篇的近身格斗时,一直引导女主向其证明自己能够克服心魔,控制得了内心里的洪荒之力。 剧情走到末了,总归要来场“对决”。裘德· ...
文 / 小暖姑娘 2018.11.18上午8点多,阴雨绵绵,我们仨在扬州西部枢纽依依不舍着。 先送翠妞去汽车站赶上回淮安的大巴,接着走连廊通道赶到火车站,目送瑞姐进站检票。我忍不住哭了,十年来我们三人聚一次太不容易,还好我们还是我们。瑞姐说:别哭了,回去写篇文吧。犹豫半晌,决定动笔。 毕业后,我时常问你们:我们是怎么好上的啊?瑞姐说,大一第一学期9月下旬的某个周末(2012 ...
文图 / 左叔 读太宰治的《人间失格》最直接的反映是“原生家庭”这个概念,表面上看是一个以乖张的姿态行走人世间的富家公子哥,其实读下来会觉得这乖张不过是强撑的伪装,骨子里是自我认知的偏差。因为没有尝试过现实的苦难,所以要执意将自己原本平顺的一生与苦难绑在一道,以“作”的姿态造就苦难成全自己。 薄薄的一本,被列在世界文学经典作品之列,两天内便读完了,顺便也明白了为什么会受到现 ...
文图 / 左叔 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每个人都应该有这一生记忆的开端吧?人生开始记事的那一刻。 我人生中的第一个深藏在记忆里的画面,是一只靠窗的五斗柜,旧式杂木做的,柜子上面放了一只漆花的暖水瓶、一个放了全家福照片的相框,还有一只花瓶里面插了几朵塑料花。这是一个特别无意义的静物画面,但是不知道为什么 ...
文图 / 左叔 雨下了整整一天,临近黄昏时仍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反而变本加厉借着阵阵风势劈头盖脸地横扫过来。入秋后的行道木蔫头耷脑地立在风雨中,极不情愿地摇动着日渐稀疏的枝桠,彩色道坂砖上零乱地粘了些湿漉漉的掌形落叶。 霓虹街灯斑驳的倒影碎在城市晚高峰的车流里,哪怕是路边稍大一点儿的空档,也被暴雨溅起泛白的水花铺满。那水花像放学散场的孩子一般,你挤着我,我挤着你朝着地势更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