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代同事,是每个人的职场白月光。
但也跟所有的白月光一样,只能停留在某一刻。若是大家的此后人生际遇仍有交集,八成会影响故事的走向,最终熬成一碗“稀不稀不得、稠也稠不得”的米汤。
识于微时,彼此都见过对方最为不堪的场面。无心之过,被一份文件甩在脸上,有人一把将你从尴尬场面中拉扯出来;还能吃喝的年代,陪餐应酬深夜归来,还有人来过问你的安危状况……
加班的夜色、熬穿的天亮。经历得越多,越觉得身边有个跟自己差不多的人,便是一种踏实与妥帖。除此之外,更多的是一种感同身受的同理心,让初涉职场的战战兢兢,变得好像有人帮衬了一样。
人不可能生来凡事都会,能够做到得心应手的职场成长,都是经事之后不断反思复盘、苦练精进的结果。
人与人之间的情分也是一样的,吃喝玩乐这种“同甘”总归是浅薄了一些,只有共同经历了一些挫折、磨砺等等“共苦”,人与人之间关系才会变得更为瓷实一些。
白月光的形象,珍惜它最好的办法,是将它定格在某一刻,去顺应人生际遇变幻中的分分合合。如果恰好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生方向的调整,大家“散是满天星”,就不必再去勉强维系过往的关系的强度和密度了。
如果能够做到彼此默默地注视,遥遥地关心,关键时刻还能动用手头上尚有的资源帮上一把,已经是最好的结局走向了。
总好过,年资相当的初代同事,困在职场晋升的筹谋与竞争之中,一点一点地撕碎彼此的信任和依赖,恰恰因为有交往过密的关系,反而能一出手便捅在对方最为要害的地方。
一个人不设防的心境,总不见得时时都要袒露赤诚。此后职场,也许也会有接近此“浓度”的亲密关系,但很难再与从前一样了。
仍旧会出手帮一些你自认“可以帮”的人,但也会顺手给自己织上一层拒人千里外的“防护网”。没必要,都是能量的消耗。
人生是旷野,不是只有职场。
真正的亲密关系,取决于你我不曾设防,分享过多少各自的脆弱。然而,职场之中,你早就在历经“万贱穿心”后练就铁骨铮铮,没有什么脆弱可以拿出来示人,也懂得如何化解那些“唾面自干”的尴尬,自治那些“有失公平”的结果。
如何呢?又能怎!
当你能够成为自己的太阳,那么就把白月光留给过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