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要拥有自己的火焰,从别人那边借来的火是不完整的

文 / 左叔

在某些场合,会碰到一些书友提问题,提的最多的问题大概就是:这书读完就忘,怎么破?

其实我也一样会忘,我想绝大部分的人都没有办法真正拥有“博闻强记”的特异功能,而遗忘这件事情注定会发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不过,有一些情况会有所“例外”。我发现在阅读的过程之中有所思考的,联系自身经历有所体悟的,事后每隔一段时间又能因为各式各样的机缘巧合,而有机会不断将阅读的内容拿出来“反刍”,从而又新生出一些不同视角“认知”的。经历这般“阅读”之后的书,通常会扎根比较深,不太容易忘记。

这些年的学习阅读,我自己也慢慢摸索出来一套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比如说通过“输出”的方式倒逼自己“输入”,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之中的所思所想写出来,反而让自己在阅读的时候更为专注;再比如通过定期整理、溯源回顾的契机,让自己所读芜杂作品,形成相对有效的“知识体系”。

我觉得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子的,我们成长过程之中一定会积累起来越来越多有用没用的“学识”,如果不整理它们,不回顾它们,它们就像一堆没有什么用场的“干柴”,有时候需要在阅读新作品的过程之中,借由别人的智慧之火将它“点然”,从而激发出所谓的“灵感”。

这个过程像是“借火”,但有能力熊熊燃烧、持续发光的,还是要靠不断地输入、积累、整理、反刍、提升、输出等等的手段,将积累的“学识”形成“纲举目张”的体系,有了体系就能“按图索骥”,相对比较好地破解“遗忘”这件事情。

学识靠积累,但极容易遗忘,但它学转变为技能之后,就不太容易遗忘了。一旦学会了,久久不用,就好像是长在我们身上一样了,关键是因素是我们将学识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之中掌握了它。比如说驾驶技能,理论考得再好,也要实操,实操过程将理论实践了,达到一定的时数,即便后来因为种种原因长时间不碰车,重头再来也不会太难。

学识靠积累,技能靠磨炼,才干靠思悟。不过前两者,学识和技能都不太容易“迁移”到其他领域。即便是学出个某个专业的博士来,也有可能照样不会做饭。最后一个才干,则是相对有机会实现“触类旁通”的。

我们常常会碰到一些跨界的“大咖”,在自己原先的领域做得风声水起,然后因为各式各样的外部原因,被迫换了一个新跑道,但不需多时,他们也能同样做的有模有样。排除掉天时地利人和等外部资源因素,我觉得这就是跨界者身上的才干在发挥作用。

隔行如隔山,换了一个跑道,目标形势任务可能都不太一样了。此山与彼山虽然长得不一样,但极有可能都是“爬坡路”,其中决策执行的机制极有可能是相通的。跨界者在原先的领域里领悟总结出来的一套经验,可能只需要根据形势任务的不同,稍加调整就能迅速地摸到“门道”。

回到读书的话题上来,应该也是一样。读完、学完、练完,可能还是需要我们多想一些为什么,多想一下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哪里可以用,实践检验一下是否真的有效,然后在此基础上,总结规律提炼成自己适用的经验。

其实我觉得这个模式是普遍适用的,包括我们的职场领域。当然,这只是我的“火焰”,你需要的是在读完这些之后,想想自己该如何去持续地让自己的那堆“干柴”发光发热,拥有自己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