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 左叔
隔很久参加一次同学会,总是感慨良多。一早起床,便有朋友在微信群里与我分享她的感受。
当年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差不多”的几个人,经历岁月的洗礼之后,渐渐地拉开了“阶层”,这“阶层”不仅仅体现在腰包里,也体现在腰围上。人会不由自主地反思自己,差距是从哪一刻开始划定的?这差距的根源又在哪里?是自己不够自律,还是天时地利人和这些要件里面,命中缺了“一格”。
我也有曾有过类似的想法,回望自己的经验。若是在三十出头的岁月里面,断然是要“奋起直追”的,到了四十开外,心态坦然了许多。不是做事情有了自己的节奏,而是认清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的确可以努力来弥补,但不必以“起跑线”来限定所有人后来的结果。
渐渐地明白一件事情,就算是岁月从头再来一遍,遇到同样的问题,依照自己的个性,大概仍旧会做同样的选择吧。这差距、这根源,其实早早就埋了伏笔,只是年少无知的时候,总是心存侥幸,总想着放手一搏。
事实上,自律的人会一直自律,人生没有方向的人偶尔会清醒几日,胡乱地折腾几下,而更多的时候都在原谅自己的懒惰和荒唐。
前几日,旧同事从邻近的城市驱车一个多小时来见我。两家人在小餐馆里吃了一餐饭,餐后也没有客套的挽留,在微雨中挥挥手就作别了。久处不厌的背后,是彼此并没有什么索求的羁绊。
他在当下所经历的,便是我三年前所经历的。作为过来的人,同样也深知这关键一步的重要性。人的难处,往往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当有太多选择的时候,就得掂量掂量内心世界中那杆秤上面,代表人生不同方向的“权重物”了。这个掂量的过程是必需的,它会帮助我们找到答案。
步入社会的很多年里,我曾经一度有一个关于“南京”的执念,一方面是因为那是大学就读的城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入职时接收到了“可以留在省城”的讯息。在“我本可以”执念的引导下,我的人生节奏变成拖沓,却在拼尽全力后仍旧事与愿违时动摇自信。我花了十年时间,弄明白了“我本可以”不一定就是适合自己的,不一定就是自己能做到的。想通这一步,心态就释然了许多。
我在临沪的一座十八线小县城生活了近二十年,现如今基本上过了上读书、养花、接送娃的“狗带”生活。十年前,父母算是正式迁来与我同城而住,基本上解决了孝亲之忧。膝下育有一女,是我人生中的软肋和铠甲,感谢她让我在三年前做出了选择。如今有份相对稳定的工作,有闲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回望这三年绵长悠远的岁月,内心里是有一份踏实与窝心的。
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每当人生有难处的时候,都会回想起旧时光里的暖,从而获得力量;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无论走在怎样的路上,都有童年的阴影追赶着,穷其一生都在解那个死结。我是幸运的,也想把这份幸运留给孩子。
成年人的不开心,不是丢了根棒棒糖那么简单直接。
它是一种持续的低落状态,说不出哪里不对了,但心里知道一定是哪里不对了。身边很多人都在寻找排解的办法和出口,一到假期就飞出去天南海北地跑,一有闲暇就呼朋唤友企图用吃喝玩乐刺激来填满内心里的空洞。
可是,等这一些都过去之后,它仍旧坐在那边盯牢了你,像只蔫坏不吠的黑狗。与“黑狗”对峙,其实更容易看清自己的劣根,自己在人生波折中无能为力的那部分。
极为坦然地从一个团队里面退出来,就像当年自己以“一路唱衰”的姿态加入一样。真正的勇气,不是遇到问题之后,敢于“断臂求生”面对不开心,而是明知会有“断臂”的处境,却原因对人性仍怀抱期待,而愿意“伸出手”去的坦然。
就像知道一定会晒黑,仍旧要去大太阳底下浪;就像知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依然会打扮漂亮入场;就像明知道没有什么地久天长,每次投入都像刚来到人间一样。
人的成长不是趋利避害,而是对自己无能为力的那部分心生体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