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与一本书的缘份其实很奇妙,你在书店里面或者浏览诸如亚马逊、当当这样的网站的时候,有时候真得是万千之中挑中了它,你被标题或者简介吸引,然后便与一个熟悉或者不熟悉的名字,以及他或者她的思想、阅历以及人生的起承转合,做一个默不作声的交流。这种交流是很畅快的,仿佛多年前便熟识的知己一样,而他们的文字不生涩,读起来特别的顺畅。有些时候,你买了某本书却一直没有时间去看,总是看着它在床头落了灰尘,不忍心移至书柜里面,又看它凄冷,又拿出来放在手袋里面,然而在空下来的时候,你还是想不起来去读它,就那么一直放着。总觉得会有时间去读它,但却一直没有去兑现。也有另一种,在书店里面看到了,却舍不得掏钱,到公共图书馆去借阅,受限于归还的时间,总是逼着自己在短短的三十天或者更短的时间里面读完,而《游牧时光》便属于我所说的最后一种。
可是我与这本书的缘份又有一点奇怪,我在公共图书馆的自助借阅机上借阅它的时候,赶在春节前,原以来春节假期前诸事停当,应该有点时间读些闲书的,没有想到,临近年关被抽到南京去帮助工作,这本书原本在二月末便要还掉的书,可是公共自助借阅设备故障,不但没有还掉我借的几本,还将此前别人还的书一并退给了我。又要出差,又要去还书,索性在网络上续借至三月中旬。春节假期倒是得了一点闲,紧赶慢赶地读着它,但隐隐的还是有一个“死线”在那里,催着人不得安宁。有时候这样的“死线”是一个动力,有时候却会影响心境。书中那些闲云游子搬的原生态生活,草原牧歌式的诗吟生活,被催赶得如同嚼蜡。一边是天幕之下的苍茫以及生于农耕社会的我所不熟悉的动荡且富有诗意的生活,一方面困在现实生计里面不得脱身的尴尬,种种交织在一起,百味杂陈。
三月上旬的最后一日又得到需要出差一周的通知,冒雨跑去最近的自助服务设备上去还书,这一次也是吃了“闭门羹”,设备故障不能使用。好在认识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微信将条形码和图书证拍照给她,待我一周回来之后再还。这一周在外出差,不是多年不坐的长途汽车,就是一站三五个小时的强度工作,这本书仍旧被闲在行李箱里面,读也读不完。回来之后,第一时间还是没有去还书,因为书已经备了案,索性也就不急了。午后找一个咖啡店,窝在一个角落里慢慢地读,读到书中聊到的游牧地区不可避免地被旅游开发冲击,一面是牧民的现实生活,一面是给游客的种种表演,生活和商业割裂开来,现实的困境与诗意的生活搅和在一起,不得脱身。忽然想起,总觉得自助借阅机是一个进步,省去人工的麻烦,也多了几处网点,但现实中也有各式各样的难处解决不好还不如原始的来得体现人情味,有那么一种“神秘的仪式感”。
一本书所能留给你的,有时候是极短的记忆,有时候会深刻一些,有些只是匆匆的一眼,有些却丢也丢不开。文字之美有时候也很难用文字来概述,书的载体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有所不同,纸质的越来越珍贵且不可多得,电子的也未必不是一条活下去的路。墨香成了一代的人的记忆,那么电子阅读设备的荧荧蓝光在若干年后,不敢保证这也会成为一些人的共同回忆。这些都是载体,如同容器,其精魂总归都还是文字,都还是执笔者、用键盘码字的思想、人生阅历以及活过的一切的另一种形态的呈现。
作者: 南子
诗人,作家。1972年生于新疆,现居乌鲁木齐。2008年就读北京鲁迅文学院第八届(青年作家)高研班。2012年获第三届“在场主义”散文新锐奖。出版诗集《走散的人》,散文集《奎依巴格记忆》,历史人文随笔集《洪荒之花》及《西域的美人时代》,长篇历史小说《楼兰》,长篇风俗小说《惊玉记》。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年: 2013-4-1
页数: 232
定价: 39.8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11241320
简介:
这本书是作者对边疆游牧生活挽歌式的实录,记录了新疆和甘肃的草原游牧民族在全球化背景下诸多的生存景观,当那些久远的风俗渐渐瓦解、游牧时代进入历史的尾声,草原民族在从游牧到定居的生活转变过程中,既有对古老生活方式的回望和挽留,更有对新生活的迎接。
本书所讲述的这些游牧民族的文化遗存,关乎历史,关乎他人,更关乎我们自己。
编辑推荐:
世界上不是只有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左邻右舍,还有远方的人。
他们按照自然的节奏生活,他们生命的律动融入自然的节奏中。
在被雪山环绕、蕴涵着轶事的牧场上,牧人的世界之所以动人心弦,是因为他的四周荡漾着万事万物的气息,如同日月一般古老而新鲜——
那个时候,草原的传统就是自由,没有边界。
牧人可以朝着任何一块牧地行进,感觉哪里好就躺在哪里,一切牛羊的方向就是他的方向。牧场上有他的道路,他的时间,他的床铺,他的家……
在这里,牧人触摸到的不是时光的流逝,而是时光温暖的给予。
草原千年的时光缓慢悠长,牧人、羊群,一起走在回家的温暖之途,也许,世间并无隐逸之路而只有生活。
谨以此书献给那片草原、那些牧人,以及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你。
愿这本书牵出潜藏在你我心底的“游牧”情结……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