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坐看云浪,这是老天赏的一颗糖

文图 / 左叔

进入七月,西北太平洋上的天气系统,在日照和海温的加持之下,日渐汹涌剧烈,行经路线变得极为刁钻之后,随即流散在高天上的云,也会因为多了些变幻,而极为好看。

黄昏散步时,除了观察行人,又多了一件事情,就是抬头发呆。今年入夏以来,虽然到目前为止雨水不多,但风起云涌的架势倒是一日接一日地粉墨登场。

不像某一年副热带高压特别强盛,5880等压线连成了一大片,日日盼台风来吹吹暑热都求而不得,过了十月忽然就失心疯了般,接连吹来了两个热带气旋。到了十一月末了,还有近海的低压系统仍旧沿着绵长海岸线北上描边。

像不像一个人憋了些时日,忽然就看不下去草台班子的儿戏之作了,忍不住想要贴脸开大。此等是非,哪里是闲人出来搬弄的,明明是日日上演,谁都憋着不讲罢了。难不成,天上的风起云涌,是地上的看客们,凭借凡人之力,就能鼓动得起来的?

笑话,别瞎逼逼了,容易暴露有认知障碍的问题。

隐忍不发之际,也没有写些什么的那段时间里,到底在干吗呢?可能也就是沉浸在所谓的观察和体验里吧。

对于创作者来说,观察和体验是最基本的功课,也是最为强劲的外部力量,它们会催生出强烈的表达欲望。

无论是书写、歌唱还是表演,或者其他什么艺术门类。无外乎,都是创作者以敏锐的感知力,将外部力量吸纳进来,内化成为自己的东西,再以一定的形式和载体,转化为受众可接受的文本、旋律或者形象。

在这个过程之中,创作者进行了筛选、编译和赋予,这里面一定是有创作者的价值取向和评判。此外,表现的手法或者承载形式,也有高下之分,不然也不会有所谓的流量、共鸣、激赏,抑或是颁奖。

创作者除了能够获得些许正向激励之外,还有强烈的表达欲的快感释放。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获得,是一种抽离感。

从现实困境之中跳脱出来,拥有看客心境般的抽离感,管它是打鸡血的正剧,还是洒狗血的闹剧,都能获得事不关己的超然心态,这是老天赏的一颗糖。

这跟前几年在菜场上看人和读书,体验一下自己能否在嘈杂喧嚣的环境下沉得下心气来的行径,在原理上大概是一样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