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剧本 订阅该标签的文章

以下是与标签“剧本”相关联的文章
  • 眼下的事情像句提问,若干年后由生活来回答

    眼下的事情像句提问,若干年后由生活来回答

    有的船会搁浅在荒谬的地方,人的一生也可能会搁浅在任何一张脸上。发生的事情就像提问,经过一分钟,或者几年,由生活来回答。 ——《愤怒的城堡》 文 / 左叔 文 / 左叔 有一段时间,密集地读了一些剧本创作指导类的书。慢慢悟出,写作这种事情是没有办法用来“教授”的。这些堪称大师的写作者,毕生的功力和绝学,几乎没有办法透过一本书来传授给他人。 那几本书,几乎都有一样的问题。讲来讲 ...

    阅读全文

  • 期待成为一个尽量“走心”的人

    期待成为一个尽量“走心”的人

    文 / 左叔 图书馆联合文化馆搞了一个“读剧会”,以选拔20个“演员”集训排演5个场次来推进这件事情。我对这个活动最终以什么样的形式来呈现成果怀抱好奇心,当然我也对自己作为一个“被选择者”能否有机会参与这个活动有所期待。 我猜想,制作方极有可能会采取拆解一些经典剧目里的桥段来推进这件事情,然后再进行一个集中式的展演。但我对仅有的5次下班后的晚间排练能否取得能够“登台”的效果 ...

    阅读全文

  • 形同陌路的时刻:我收下了但无法拥有的礼物

    形同陌路的时刻:我收下了但无法拥有的礼物

    文图 / 左叔 读《形同陌生的时刻》,留下了非常奇怪的阅读体验,被困在这本书文本的表层,无法深入创作者想要表达的内核。虽然,我和读其他译作一样,有认真且仔细地读完编者撰写的创作背景,甚至稍稍地了解了一下作者的生平,但仍然会迷失在充满文学意象的细节之中。 这本书其实是份礼物。朋友去上海的网红打卡点“朵云书院”拍照,买了一这本“封在好看的书”当作道具,尔后又将它转赠给我。那是2 ...

    阅读全文

  • 要感谢自己的无知,但又不能只满足于它

    要感谢自己的无知,但又不能只满足于它

    文图 / 左叔 “土法炼钢”久了,自然会有一些自我怀疑。这一类的怀疑并不能简单等同于“自我否定”,而是在诸多次的具体实践之后,心中会沉淀下许多难以用语言组织的想法,这些想法支离破碎,缺乏系统性,会有一些“慌张感”,需要透过阅读“回归”到前人的理论支撑,或者在与别人的讨论中,通过观点碰撞让它更为明晰一些。 所以听闻有学习的机会,还是抽空去听了大约半天的课。课程并不是纯理论的模 ...

    阅读全文

  • 不抱期待,常有惊喜

    不抱期待,常有惊喜

    文图 / 左叔 如果你是因为看了张艺谋的电影《影》,本着溯源的心态来读这一本《三国荆州》的话,你极有可能会失望。因为剧本《三国荆州》在整本书中所占的篇幅比重并不大。 况且,剧本对于我这样的阅读者而言,其实是不太好读的。剧本说到底仍旧算作是一种“工具文本”,用以指导表演、拍摄、剪辑之用的。习惯了小说或者散文的读者,阅读剧本的时候在追究情节的时候会有一些些画面还原的障碍。 但是 ...

    阅读全文

  • 剧本作品:上岸

    剧本作品:上岸

    【如果视频无法访问,可点此围观微电影《上岸》】 编剧:李科 导演:晏晶晶 摄影:王功彪、赵军 录音师:沈安红等 演出:廖月玲、贝立皓、张刚、刘杰、顾俊等 简介: 一对漂泊在外的渔民夫妇,没有稳定的生活来源,孩子要读书上学,风里来雨里去,浪尖上讨生活,生活压力把他们引入了“苦海无涯”的岐途……一个服务辖区群众的边防派出所,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感天动地,把百姓的冷暖挂在心上,将心 ...

    阅读全文

  • 编剧是门手艺活

    编剧是门手艺活

    文图 / 左叔 一直以来都挺怕碰剧本的,相较于其他文体,剧本改编废起来没边儿。任何一个小细节的改动,就会引发一连串的改动。通篇都是人物的对话,这个人物口中的下一句词儿是由那个人物上一句词生出来的,而那个人物口中的词不是由自己人设决定的,就是由外部环境因素决定,要不也是从其他人物口中出来的。这九连环似的东西,只要一个细节经不起推敲了,便要从头改起。很多时候,最后成稿三四千字, ...

    阅读全文

  • 每个生命都有它的时间线

    每个生命都有它的时间线

    文图 / 左叔 每一天都是某个人的世界末日。时间像潮水般涨啊涨,当它涨到你眼睛的水平,你就淹死了。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看完整部电影,最喜欢的是剧本和配乐。 剧本最精妙的部分,我认为是时间线的安排。撤退部队的一周,支援民船的一天,空中战机的一小时,这三个并不等量的时间纬度,最终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重叠在了一处。如同圆形机械表盘上的时针、分针、秒针最终指向了一处,这便是四 ...

    阅读全文

  • 你的心是一个古老的旅店

    你的心是一个古老的旅店

    [hermit auto="0" loop="0" unexpand="0" fullheight="0"]remote#:218[/hermit] 文图 / 左叔 周二去苏咖,赶上临时从周三调到周二的剧本朗读兴趣小组的沙龙活动。这一晚,朗读的剧本是台湾表演工坊创始人赖声川导演的话剧《如梦之梦》,我没有看过那一出话剧,但也听说这是他从事剧场工作二三十年间最为大胆的突破,媒体 ...

    阅读全文

  • 夜深人静,我只想和你聊聊剧本

    夜深人静,我只想和你聊聊剧本

    文 / 左叔 图 / 王严冰 读书的时候,院里排话剧《雷雨》,有幸观摩排演。地点是文学院一个空置的会议室,几个人懒懒散散地围坐着排演区。几个演员都是学长姐,穿着自己本素的衣服,大概还在初排阶段,演员台词也没有完全记熟,所以常有磕磕绊绊的地方。当时据说这出剧是要推荐参演驻宁高校的大学生艺术节,但排演现场让人看起来忧心忡忡。 再次看到这出剧,已经是参演完“大艺节”之后的返校表演 ...

    阅读全文

  • 剧本作品:一句承诺,温情长伴

    剧本作品:一句承诺,温情长伴

    文 / 左叔 图 / 大笨鱼 在我的既定印象里,“道德模范”这样的人物一直活在媒体上,离着我的生活其实挺远。 前不久,朱青老师联系我,问有没有兴趣一起来做个本子,排个节目。初一听,我内心里其实是有点排斥的。一来,在行业里的那几年,刚好赶上所谓的“文化建设”,搭台唱戏自不可少,加上领导也舍不得钱请专业人士,我这样的“土八路”不得已站到了台前,也编了几个不成调的东西,可是事情常 ...

    阅读全文

  • 宝岛一村:每个时代都需要一个记述者

    宝岛一村:每个时代都需要一个记述者

    对于没有看过某出戏剧的观众而言,剧本是极不好读的,因为需要脑补太多的画面和情节,故而一般极少见到剧本再以纸媒为载体出一辑与观众或读者见面,在《宝岛一村》剧本之前,留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孟京辉的剧本集。相较于那一本文字居多的书,这一部大量的演出剧照和创作者各式各样的感言,延伸了这本书的阅读的乐趣,缓解现如今读者脑补画面能力不足的尴尬。大学时代识一点点戏剧创作的皮毛,以致我对剧本这 ...

    阅读全文

  • 微电影剧本:丈量爱

    微电影剧本:丈量爱

    缀言:最近微电影很火,所以一直有投资客想投拍,当然会有各自的目标。虽然自己算是念了一点编剧的基本课程,此前写过广播剧的剧本,但真正没有写过什么视觉的剧本,所以遇到这个意向的时候,自己也努力地尝试了一下,算是给自己的一个挑战。当然,虽然花了一点精力做出来这个比较粗糙的一稿,但还是不够完美,因为制作成本和整体意境方面不符合投资方的要求已经被放弃。不过,对于我而言,其实没有什么关 ...

    阅读全文

  • 你要的答案

    你要的答案

    穿背心和七分裤出门。午后的大太阳下面。城市的热浪让人有呼息不畅的隐忍。有些事情。你没有办法推脱。所以必须顶着烈日行走在人迹稀少的街头。阳光过于热情且眩目。因为缺乏睡眠。眼前的一切开始有一些不真切的感觉。有马力强劲的汽车跋扈地从你的身边经过。挟带一股灼热的风和心悸。你停下来。让自己保持冷静。阳光在这个城市街头的行道木的枝叶上闪亮。是樟树。你想起了这个时节的故乡。那些陈年的樟木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