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我只想和你聊聊剧本

为什么说剧本是最难写的?

文 / 左叔
图 / 王严冰

读书的时候,院里排话剧《雷雨》,有幸观摩排演。地点是文学院一个空置的会议室,几个人懒懒散散地围坐着排演区。几个演员都是学长姐,穿着自己本素的衣服,大概还在初排阶段,演员台词也没有完全记熟,所以常有磕磕绊绊的地方。当时据说这出剧是要推荐参演驻宁高校的大学生艺术节,但排演现场让人看起来忧心忡忡。

再次看到这出剧,已经是参演完“大艺节”之后的返校表演,演出地点是可以容纳千人的大礼堂。四幕话剧,抽了中间最高潮的一幕来演。因为是曹禺先生的经典之作,校内学生为主的观众群几乎都了解大体的剧情走向,所以并不影响理解。演员长袍马褂、旗袍小袄妆扮好,舞美灯光音响一上,观众席的氛围再那么一烘托,全程走下来了,演员表演精准且有力道,似乎也有几分专业的味道。

那时候会觉得,剧本与表演之间,还是将很多空间留给了演员“二度创作”,相对于最终呈现出来的作品,剧本大概仅仅是基础。也许就是这个初涉时的印象,所以一直以来我都不太能够理解,为何读书时教授一直会说剧本是最难写的。事隔多年以后,等到给自己终于有机会来执笔时,才开始真切地感受到其中的难。

众多文体之中,散文可能是最贴近作者自己心灵状态的文体,与之相近的还阐释观点为主的论述文,但后者则多了一些强辩说理的属性。诗歌与小说与写作者心灵的贴近程度,大概在同一个方向维度上,需要写作者将那个表述的主旨内核,或藏在意象里,或埋在情节中,小心翼翼地包裹好,等着有缘的读者去抽丝剥茧,这个过程类似于出题与解谜,是写作者的最大乐趣。

剧本的创作相较以上文体,似乎更加远离写作者本身。即便是写作者有明确的主旨核心,却仍然不可以直白地说出来。写作者必需先塑造出角色,赋予角色不同的个性特质,来维持住角色的可性度,才有可能借助角色之口讲出自己想要说的主旨。

可是角色一旦立起来,就会有自己的生命力,会与其他人物角色、与剧情设置年代环境等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有些话也许写作者可以讲,但写作者要让预设某种个性的角色来说,也许就不合适了。所以但凡在某出剧里听出台词生硬的地方,多半是写作者强烈的主旨意识介入了,让了角色说了写作者想要说的话,而并不是角色本身不该说的话。

戏剧的另一个难处体现在冲突的设置以及观众对于高潮的期待。与小说靠情节推动类似,戏剧值得一看最主要的吸引力是各种冲突的交织。相较于小说情节推动的渐进绵长,戏剧的冲突则更直接和凝练。这需要写作者更加具备宏观的视角,在铺陈每个细节时,都要考虑到这个细节与整个冲突线的呼应与关照,既要让它成为冲突的推动力,帮助整个表演达到高潮,也要在关键时刻成为缓和剂,让剧情有实现反转和升华的可能。

这些年受美剧的洗礼,我对剧作中的悬念和冲突的推进有了更深一些的理解。剧作的高潮是解开悬念、平息冲突前的那一秒。观众对这一秒的期待是整个剧张力最大的地方,也是最需要表演能力支撑和花心思去圆满它的地方。然而,很多时候写作者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叠加冲突和制造矛盾的过程中,却在解扣和平息冲突的关键因素上着墨不多,这样的情况常常会导致高潮平淡化了,既达不到观众的预期,也无法引发观众的深思。

还有一个难处是剧本多半不是用来读的,除了面对演职人员,它作为文字被阅读的意义并不大。表演本身是一个时间线性维度的东西,观众不可能像读书那样,可以重新翻到前面,对理解不深或者不透的地方进行细细揣摩。所以戏剧势必要从诸多复杂的预设之中精简出最准确的一条主轴,在某些重点的环节,可能还需要通过角色自己或者角色间的不断地重复,来进一步强化和加深观众的理解。只有不断地精简和强化,才不至于让观众在时间线性的流逝中找不清方向。

不与其他文体相比较,单单说剧本这个领域里面,最难写的还有所谓的“量身定制”。这一类创作,需要预估演员的表演能力,从演员本身的表演风格之中找到与创作主旨相契合的灵感,同时还要留有让演员挑战自我的空间。如果写得太像演员本身,可能会被嫌弃缺乏创新,如果写得太超过,又吃不准表演能否达到预期,这个过程其实更需要与演员之间的讨论和共同创作。

剧本创作的最后一个难处就是它一个需要不断修改和完善的作品。它似乎没有一个固定的版本,在每一次表演的过程之中都有可能被修订和完善,有时候会根据不同演员的表演风格来修订,有时候也会因为现场面对的观众群体的理解能力来修订,还有一些时候也会因为时事变迁而作出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