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的事情像句提问,若干年后由生活来回答

有的船会搁浅在荒谬的地方,人的一生也可能会搁浅在任何一张脸上。发生的事情就像提问,经过一分钟,或者几年,由生活来回答。
——《愤怒的城堡》

文 / 左叔

文 / 左叔

有一段时间,密集地读了一些剧本创作指导类的书。慢慢悟出,写作这种事情是没有办法用来“教授”的。这些堪称大师的写作者,毕生的功力和绝学,几乎没有办法透过一本书来传授给他人。

那几本书,几乎都有一样的问题。讲来讲去,都是技巧上的皮毛,而真正堪称是核心部分,则是文字所不能表达的,或者是一本书所不能承载的。我觉得这个部分,就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因果逻辑,是由人物和事件所构成的,环环相扣、严丝合密的“事件链条”。

它扎根于现实生活中,构成于创作者的想象里,又在读者或者观众观看、阅读、欣赏的过程中完成“二度创作”,在接受方已有的知识体系和生活经验中调取可用的素材,在创作者完成的“事件链条”边上绘制出欣赏者的“事件链条”。

讲到这里,我忽然觉得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有点像DNA双螺旋结构那样,只有当创作者的“事件链条”与欣赏者的“事件链条”吻合了,才是符合现实情境和戏剧逻辑的上佳作品。任何一方出现差池,都没有办法达成理想化的结果。

在有些剧作里,创作者常常会以近乎“炫技”的手法,将逻辑事件当中的线索“埋”得很长,会放在剧作一开场某个不以为意的小细节之中,然后任由剧情往前推演,往往要拖到最后一刻,才给欣赏者“解开”那个“扣子”。有时候,观众会等不及,中途就弃剧了;有时候,观众会陷入遗忘,完全没有办法体会到创作者用心构造的“精妙”。

艺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戏剧浓缩了时空、剪除了芜杂,只留下极具冲突和张力的那部分“轰轰烈烈”,在极短的时间里将所有的问题推向高潮,极容易让人忘记了,在平淡生活之中,同样也有符合事理逻辑的“事件链条”在推导因果,暗暗作用。

这一点,其实可以从“社会新闻”之中找到印证。很多当下看起来,惊人的天文数字,荒唐的行为作派,在遥遥的若干年前,多半都有一个看起来并不怎么显眼的“前因”。在日积月累之后,人心被侵蚀了,胆子越来越肥,窟窿越来越大,最后都是不可饶恕的罪过。

对于平凡的你我来说,如何规避掉这样的问题,我觉得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两句话还是挺管用的。一句是:“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另一句是:“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

如果还要再加一句的话,应该还有:“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非得再加的话,还可以再来一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你看看,这个问题,前人想得比我们深多了。眼下发生的任何一件小事,就像是一句无声的提问,而真正的答案有时候并不在当下,往往要有若干年的生活经历后,才能迟迟地告诉你,你所付出的真正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