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剧史:一根脉络串起“珠贝链”

余秋雨 著 / 中国戏剧史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文图 / 左叔

之前在写#日签#的时候,聊过一些关于读《中国戏剧史》的感受。写的时候,这本书才读到一半,谈的感受其实更多的还是自己此前积攒下来的,一些对中国戏剧或者传统戏曲相对浅薄的认知和理解。

当然,在那些感受之中,也会不可避免地提到余秋雨先生在书中提及的一些观点,但这些“提及”基本上也就是按着自己想要表达的认知脉络来组织的,合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反而对于书中相对规整、完备的理论体系聊得不多。所以,读完这本书之后,想想还是再写点什么吧,关于余生先或者关于读完这本书的一些感受。

在我的印象里,这些年关于余先生的讨论稍微好一些了。再往前十几年,总感觉他所承受的赞誉和责难几乎是等量的。作为曾经“现象级”的文化学者,身上承载着两极化的评价,可能也从某个而面印证了,在当时的那个年代里,社会大众的关注目光还不曾被网络文化冲击,心里多少还有一些对于知识、对于艺术、对于美学的渴求,也有想要审视在这些涉关精神领域的社会议题里自己所身处的位置。否则,“在线吃瓜”都来不及,“蹲个反转”都来不及,谁还有心思看你的“苦旅”、读你的“笔记”、听的你“一叹”。不再拥有激烈的讨论,不知道是余先生的幸事,还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

《中国戏剧史》这本书,我所读到的是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再版这个版本,从书页里收集的历次版本的封面来看,这本书最早的成书时间应该是在1985年前,根据网络百科提供的余先生生平,那个时间段里,他还在“象牙塔”里做学问,这本《中国戏剧史》极有可能就是脱胎于教学和论著。就像很多教授会用的“讲义”一样,这一本书在每个段落章节处,会再“拎一下知识点”,将“脉络”梳理得更为清楚一些。这一点,对于那些对中国戏剧或者传统戏剧缺少感性认识的人会有更大的帮助,不至于在余先生提及的那么多剧作家陌生的名字、压根就没有听说过的剧目名称之中迷失掉。

对于我个人而言,我对中国戏剧史的认知和了解,可能与很多“略知一二”的读者一样,几乎都是“点状分布”的。知道元杂剧这样的“显性概念”、知道徽班进京这样的“重大事件”、知道汤显祖、魏良辅这样的“剧作名家”,但这些“点状分布”如何一步一步慢慢演进的,它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起承转合的关联,这些“脉络线”却是十分模糊的,既没有知识储备,也缺少感性认知。读《中国戏剧史》对于我而言,等于是用了一根线将这些散落的“点状分布”串成了一条珠贝相间的链子,对中国戏剧或者传统戏曲的了解更为系统了一些。

除了这些之外,我觉得更大收获是这本书开拓了我对于艺术形态兴盛衰败的格局、视野和理解。以前总觉得有些艺术形态从盛极而衰多少有些可惜,纵使百般努力也挽救不了它的颓败之势。除了缺少生根的土壤、缺少力挽狂澜的巨匠,一定还有什么我还没有领悟的“隐含条件”在左右着它们的走势。余先生在这本书中提到的观点算是点醒了我长久以来的困惑。

通常,在一个艺术形态初初兴盛的时候,我们会看到火炬灯塔般的创作者横空出世引领潮流,几乎每个人都能开拓一片创作的疆域,每一篇都有一个形式风格上的创新。等到后世有人开始研究其中的规律,可以开班授课讲创作,变成人人可以在题材上、在形式上可以“复刻”的东西时,这门艺术形态也就走上了“穷途末路”。

这些“隐含条件”其实从唐诗的兴盛衰败之中能够找到一些暗含规律的佐证,李白姿意挥洒若是从一开始就是平仄音律之类的“铁律”框死,可能就没有办法有那么流芳百世、拍案叫绝的作品了。天才,是孕育出来的,不是教育出来的。等到艺术变成了可以教授的东西之后,那些内心里奔涌的情感就会被钳制住,在类型化的主题里面捡拾前人“啃食”过的,在有限的空间里腾挪跳转,终究是无法越过那些层峦叠嶂之中的高峰,戏剧等其他艺术形态应该也是如此,是虽有遗憾却又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除此之外,其实还有很多可以说道的点,但受限于篇幅的关系,也就只能点到为止。总之,抛开对于余先生这个人的争议,这本书还是值得读一读,再放一放,有机会再回头看一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