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情的去向:要不迷失在字里行间中,要不迷失在认知判断上

[日] 堀田善卫 著 / 陆求实 译 / 热情的去向 / 浙江文艺出版社

文图 / 左叔

以前遇到不甚了解的作家,遇到不曾读过的某类作品时,会第一时间先看看有没有序文,希望能够透过“背景交待”,多多少少让自己对这个作品有些“预设”,不至于一头扎进字里行间找不到北。

现在“获知”的渠道和途径变多了,去搜索引擎随便找找便能有一箩筐的内容,五花八门的令人眼花缭乱。跟之前比起来,做类似的事情反而需要更为谨慎一些。

读日本“战后派文学”代表作家崛田善卫的《热情的去向》,第一时间就去找序文。没有,又习惯性地往后翻,希望能够看到《后记》。毕竟,对于我而言,此前压根就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不像那些“大热”的日本作家,即便没有读过他的任何一页书,也能借助其他的传播形式,获得一些或浅或深的既定印象。

《后记》很短,一页纸,几行字。其中一句话“为了给人生中的某一段岁月划上一个句号,我写下了这些散记”,落款的时间是1982年的盛夏,于巴塞罗那。是什么样的岁月需要划上句号呢?其实《后记》里也交待了,“例如1936年至1939年爆发的西班牙内战、纳粹德国和意大利法西斯猖獗一时,以及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等,让那个黑暗的时代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

是经历战争的人反思之旅?忏悔之旅?重走之旅?亦或者还有其他更为复杂的情感掺杂在其中。怀揣着类似的印象,我开始从头读起这本《热情的去向》。

说实话,这本书的里很多内容触及到的,几乎都是我个人现有的“知识体系”这张网织得比较粗疏的地方,即便有加泰罗尼亚、安道尔、乔治·奥维尔等这些曾经在媒体报章里出现过的名字,其实也很难从欧洲的地缘政治、民族宗教、历史沿革之中捕捞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这也意味着,想要读懂这本书需要一些知识储备,更需要一颗沉得住气,想要钻研一下的心。

当然这些原先织得比较粗疏的地方,在经历这次阅读之后,还是又织补上了一些略微细密些的新网络。介于两个大国之间的加泰罗尼亚,特殊的自主权既有历史的渊源,又有现有地缘的问题。安道尔这样的欧洲小国,那种特殊的政治架构,在夹缝中生存下的机遇,透过一位日本作家这样的“第三方”视角,抛开了掺杂过多的民族恩怨、个人情感而有了新的解读。

除此之外,我个人在这本书中觉得颇有裨益的收获,反倒是一个人活到某个年纪之后看待事物的睿智。比如在“自我认同”这个问题上,在“信息白痴”这个概念上,崛田善卫提出的观点对于我而言还是蛮受用的。

“人类追求自我认同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与性爱有些相似,即多少带有一点暴力性,这是无法仅仅用理性来加以解释。”私以为,每个人在这个问题上都有些扯拉,只是程度轻重的问题。在自我认知这个问题上障碍重重的人,往往需要走向某种极端,必定要经历将原有的自我打破,重新拼贴出新的自我来。这个过程是非常痛苦的,而获得新生也有会获得新生的那份难以描述的愉悦感。

在“信息白痴”这个问题上,崛田善卫认为不加分析地将“铅字和影像构成的信息囫囵吞枣地接受下来”,其实会走进某种误区。因为“这些都是对方经过筛选,希望受众据此形成的某种其甩希冀的印象的信息”,最终的结果自然就是“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叠加,久而久之他们竟不以为只是表面化的信息,也不觉得这可能是虚构的而非真实的事实,并且基于这些信息做出种种错误的判断。”

这样的问题,在如今的网络时代可能会衍生出新的状况。比如冲上热搜的社会事件,永远有一种让人见不到底的感觉,好像不经历过一两次的反转,都对不起持续关注它的热度。我们被“操纵之手”牵着鼻子走,失去了独立思考和自主判断的能力。若是等到事件退掉热潮,尘埃落定了,我们再有机会复盘一下,亦或者当一件事情刚刚冲上热搜的时候,我们不要基于一些支离破碎的信息,急于表达自己的态度,而是以静观其变的姿态看看走向再说,我们会不会有机会走出类似的“信息迷局”。

我不知道,带着某种“预设”去读一本“未知”书,这件事情到底是好是坏。似乎有一种“两难”的困境,没有“预设”容易“迷失方向”,有了“预设”似乎也容易“先入为主”,要不迷失在字里行间中,要不迷失在认知判断上。原来“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