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明亮那方:那些无处排解的美丽与哀愁

[日] 金子美玲 著 / 徐蕾 译 / 向着明亮那方 / 北方联合出版传媒 / 万卷出版公司

文图 / 左叔

这本书是我上次参加某个“露天诗会”,主办方随赠的“伴手礼”。“伴手礼”是随机的两本书,每一份都不太一样。我这一份,恰好两本都是诗集。其一便是这本《向着明亮那方》。

这几年,我的阅读“选品”,很多时候也挺依赖这样的机缘。这几年,在挑书的这件事情,我的感受也渐渐地跟刷短视频一样的,容易走进个人“小数据”的“信息茧房”。读自己感兴趣的作家,读自己有想法的领域,久而久之总觉得跳不出某个框框,容易陷落在某种“沉闷”之中。有时候会收一些“赠予”之书,或者照抄别人的书单来读,常常会突然有一种眼界被打开的感受。

我知道,虽然最终仍旧会走到那条“老路”上去,但是偶尔地打开、拓展还是很有必要的,近似于某种“自省”,也会将之前沿着某一极不断往前的拓展和延伸变更为强韧。

带着类似的感受,读这本《向着明亮那方》,最先吸引我的是饱含美丽与哀愁的纯真感。未曾被污染的眼眸去看待周遭的世界,光怪陆离的部分被瓦解,留下的是晶莹剔透的那些。

也是恰好的机缘,最近一段时间我又因为一些“任务”,恢复了微博账号的更新,其间我有在账号里分享过她的某首诗。鲜少的浏览与回复中,也有人留言表达了与我的类似的感受。虽然各自的表达不太一样,但感受却是近似的。读这本《向着明亮那方》,其中的语言隔阂、文化差异,能够凭借类似的感受在此刻得以弥合,成为“普世”的一种审美取向。

当然,我在回复这位读者的时候,讲到了现实的残酷面。她被称为日本“童谣诗的慧星”,自然在文字的美丽与哀愁之外,还有现实世界的苦难与残酷。20世纪20年代的日本,开化程度是可以借助过往认知中的一些积累想象,身处于那个时代的女性创作者,经历了痛苦且绝望的婚姻,最终选择自杀的方式告别这个世界,自然有她身陷其中无法跨越过的艰难。

没有办法苛责一个人为什么不去挣脱时代的枷锁,那么就请记住当他们划过天空时留下的轨迹。这本薄薄的诗集之中,我记住了《眸子》中的童稚,记住了《水,风和孩子》中的节律,记住了《书》中的视角,记住了《船之歌》中的隐喻,记住了《指甲》中的生动,同样也被《洗澡》的生活细节精准地击中,忽然便想起了自己的人生中,那些无处排解的美丽与哀愁。

金子美玲,终究还是幸运的。在最终走向万劫不复之前,她还是曾经拥有过与这个世界和解的“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叫作:写诗!当有一天,这个“解决方案”不被允许的时候,她也就匆匆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